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20 17 ——2018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教 研 组 工 作 台 账
教研组名称 语文教研组
教研组长 陈 蕊
2017年 9 月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
(2017.9—2018.1)
本组成员简介
成员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职称 | 所获荣誉 | 其他工作 |
陈 蕊 | 女 | 39 | 本科 | 中小学 一级教师 | 校骨干教师 | 教研组长 |
顾丹萍 | 女 | 31 | 本科 | 中小学 二级教师 | 班主任 | |
汪 岭 | 女 | 39 | 本科 | 中小学 一级教师 | 备课组长 | |
顾秋婷 | 女 | 27 | 本科 | 思品备课组长 | ||
刘霄君 | 女 | 27 | 本科 | 班主任 | ||
贾 茹 | 女 | 24 | 本科 | 班主任 | ||
孙春凤 | 女 | 28 | 本科 | 班主任 | ||
李 红 | 女 | 28 | 本科 | 备课组长 | ||
谢 明 | 女 | 38 | 本科 | 中小学 一级教师 | 班主任 | |
曹亚凤 | 女 | 47 | 本科 | 中小学 高级教师 | 区骨干教师 | 教导主任 |
任菊兰 | 女 | 41 | 本科 | 中小学 一级教师 | 校骨干教师 | 办公室主任 |
周晓红 | 女 | 40 | 本科 | 中小学 高级教师 | 校学科带头人 | 备课组长 |
浦祥云 | 男 | 40 | 本科 | 中小学 一级教师 | 校骨干教师 | 书法教研组长 |
潘彩莲 | 女 | 38 | 本科 | 中小学 一级教师 | 区骨干教师 | |
王桂玲 | 女 | 29 | 本科 | 中小学 二级教师 | 备课组长 | |
戎荷芬 | 女 | 36 | 本科 | 中小学 一级教师 | 校学科带头人 | 教科室 |
杨 宏 | 男 | 38 | 本科 | 中小学 一级教师 | 班主任 | |
潘燕南 | 女 | 25 | 本科 | 班主任 |
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现有优势
1、在年龄层次上:本教研组共十八人,平均年龄为35岁,整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多年的教学实践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团队成员整体精神面貌上:教师队伍年轻,学历层次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百分之百。教研组成员精力充沛,富有活力,爱岗敬业。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团结协作,有问题大家共同商讨解决,群策群力。
3、已有契机
经过“常州市优质小学”的评估考核,全校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水平更上了一个台阶。语文组结合学校课题进行了《幸福童年教育理念下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学生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快乐,享受幸福。
(二)存在问题
1、教师理论知识缺乏,底蕴不够,教师从整体把握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语文教学中存在“耗时多,效果差”的问题。教师反思自己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我校语文教研组教师流动较大,骨干教师的调出和新教师的进入对教研组提出了挑战。
2、我校生源复杂,外地学生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大部分学生家长为生计奔波,孩子没有安逸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辅导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不主动。
3、丰富的网络资源形成一种双刃现象,一方面为大家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又造成部分教师对网络的过分依赖,教学中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主要工作与措施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结合新北区教研室工作安排以及“享受幸福童年,创造美好人生”办学理念为指导,逐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有序实施课堂转型,提升教师的内涵与学科素养。加强语文学科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推进语文课程建设,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
(1)完善并初步实施学校课程建设,加强理论学习,关注语文教师的内涵培育与学科素养提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通过教研组推荐或自主阅读,有主题有序列地组织教师进行广泛的阅读活动,提升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力和执行力。
(2) 深入研究语文课程的校本化建设。聚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利用团队的力量研发各年段目标体系,梳理各个年级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进一步明确每个学年语文学科知识、能力的经纬线,清楚把握各年段、各学期、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提升校本化实施国家级课程的能力。
(3)要求每位教师自费订阅专业杂志,养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根据学校计划定期开展多层次的外出培训和校本培训,丰富教师内涵。
(4)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论文、案例的评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上学期,我校的戎荷芬老师在蓝天杯教学设计中获评一等奖,在赛课比赛中获评一等奖。本学期,依然借助蓝天杯教学设计这个平台,通过说课、上课等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激励年轻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更快地发展。
(5)结合我校每周的“百字计划”,鼓励每位青年教师一学期要写出两篇有质量的论文、教学案例,每学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在区、市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6)师徒结对,明确师傅、徒弟在结对过程中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总结教学有特色的中老年教师的优秀经验,进一步培植并形成教学特色。发现优秀苗子,通过多种渠道培育促进其迅速成长。
2、规范管理,教学相长
(1)加强作文教学指导。以学生的情感兴趣为主,鼓励孩子自己去写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树立写作的信心。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的指导,注重习作的评价。结合“新福娃”读书节活动开展阅读、写作等活动。
(2)充分利用校图书馆和班图书角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丰富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确定各个年级课外阅读书目,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年段 | 课外阅读 | |
推荐书籍 | 实施方法 | |
一年级 | 1、《语文同步拓展阅读》 2、《我不知道我是谁》 | 1、结合课文指导阅读; 2、整班朗读; 3、提倡亲子阅读。 |
二年级 | 1、《语文同步拓展阅读》 2、《爷爷一定有办法》 | 1、结合课文指导阅读; 2、整班朗读; 3、提倡亲子阅读。 |
三年级 | 1、《语文同步拓展阅读》 2、《皮皮鲁传》 | 1、学生自读,集体交流,分享好故事活动; 2、制作读书书签。 |
四年级 | 1、《语文同步拓展阅读》 2、《窗边的小豆豆》 | 1、学生自读,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集体交流; 2、分享好故事,交流读后感。 |
五年级 | 1、《语文同步拓展阅读》 2、《伊索寓言》 | 1、故事比赛阅读交流; 2、每天推荐学生上台故事演讲。 |
六年级 | 1、《语文同步拓展阅读》 2、《鲁滨逊漂流记》 | 1、学生自读,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集体交流; 2、读书心得交流。 |
(3)注重随堂听课。每个语文老师一学期至少听十五节课,特别注重听随堂课,每次听课后要及时写听课反思,积极参加评课活动。
(4)严格执行每月的常规检查,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语文教学常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倾听、计划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定期质量考核。认真做好每学期一次的学业质量检测和区调研,及时反思,写好质量分析,及时了解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备课组为单位,在商讨中找到切合自身教学的最佳措施。
3、聚焦课堂,精打细磨
(1)加强备课组的建设,聚焦各年段教师在教材的整体研读、目标的确定、教学的结构化设计、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反馈等问题。备课组活动定时定人定主题,实实在在地提高备课组实效,提升教师日常备课质量和日常教学效果。
(2)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转型,开展“交往互动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研究。积极创新课堂转型模式,搜集优秀的教学课例,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3)关注一年级新教材的教学研究,探索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的研究。本学期,一年级老师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研究主题,区里将不定期组织交流展示活动。
(4)以语文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绘本教学、整本书阅读等为抓手,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界限,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拓展语文课程建设新路。
(5)强化学习方法指导。继续培养和指导学生计划、准备、倾听、阅读、作业、表达、合作交流等八条良好的学习习惯。
(6)发挥领军人物的引领、指导、管理作用。分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在活动中起核心作用,继续定期请专家到学校指导。
4、加强评价研究,形成学业质量评估机制
(1)根据《新北区小学学科质量调研评估方案》,关注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学科素养,组织学科教学质量调研与学科素养调研,科学分析现状,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提供详实的素材和方向性引领,整体性提高全校语文教学质量。
(2)做好本学期各项工作:十一月份,3-6年级作文比赛;部分年级语文质量调研。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核心,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策略。
四、行事安排表
教研组长:陈 蕊 | 分管行政:曹亚凤 | ||||
本学期研究主题: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转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 |||||
周 次 | 内 容 | 程 序 | 主题交流或讲座内容 | 跟 进 | |
开学前 第一次 教研活动 | 教研组计划交流 | 1、教研组计划交流 2、制定备课组计划 | 1、交流工作计划 2、制定备课组计划 | ||
第二周 第二次 教研活动 | 学习教师教学常规 | 1、学习教师教学常规 2、集体备课 | 落实教学常规, 提高教学质量 | ||
第三周 第三次 教研活动 | 主题沙龙: 从教学内容视角看课型之写人类课文教学 | 主讲:杨宏 | 1、课型的主要特征 2、课型的实施流程 3、课程的实施要点 | ||
第四周 第四次 教研活动 | 课题引领,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主讲:陈蕊 | 交流本学期课题组的工作计划 | ||
第五周 第五次 教研活动 | 研讨课题: 《徐悲鸿立志学画》(第一时) | 1、执教:李红 2、主评:曹亚凤 | 写人类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 ||
第六周 第六次 教研活动 | 主题沙龙:从教学内容视角看课型之叙事类课文教学 | 主讲:刘霄君 | 1、课型的主要特征 2、课型的实施流程 3、课程的实施要点 | ||
第七周 第七次 教研活动 | 研讨课题: 《小鹰学飞》《青蛙看海》 | 1、执教:汪岭、谢明 2、主评:贾茹、王桂玲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 三校联谊课 | |
第八周 第八次 教研活动 | 课题组研讨: 《 》 | 1、执教: | |||
第九周 第九次 教研活动 | 主题沙龙:从教学内容视角看课型之写景状物类课文教学 | 主讲:潘燕男 | 1、课型的主要特征 2、课型的实施流程 3、课程的实施要点 | ||
第十周 第十次 教研活动 | 1—3年级绘本阅读展示 | 讲故事比赛 课本剧表演 | 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 ||
第十一周 第十一次 教研活动 | 期中质量检测分析 | 交流、分析 | 各备课组交流期中质量检测的得与失 | ||
第十二周 第十二次 教研活动 | 课题引领,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主讲:周晓红 | |||
第十三周 第十三次 教研活动 | 研讨课题: 《升国旗》《四季》 | 1、执教:孙春凤、王桂玲 2、主评:浦祥云、汪岭 | 低年级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 ||
第十四周 第十四次 教研活动 | 主题沙龙:从教学内容视角看课型之说明文课文教学 | 主讲:任菊兰 | 1、课型的主要特征 2、课型的实施流程 3、课程的实施要点 | ||
第十五周 第十五次 教研活动 | 研讨课题: 《石头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 1、执教:顾秋婷、戎荷芬 2、主评:潘彩莲、周晓红 |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 ||
第十六周 第十六次 教研活动 | 课题组研讨: 《 》 | 1、执教: | |||
第十七周 第十七次 教研活动 | 研讨课题: 《詹天佑》《麋鹿》 | 1、执教:顾丹萍、陈蕊 2、主评:任菊兰、曹亚凤 |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 三校联谊课 | |
第十八周 第十八次 教研活动 | 主题沙龙:从教学内容视角看课型之说理文课文教学 | 主讲:戎荷芬 | 1、课型的主要特征 2、课型的实施流程 3、课程的实施要点 | ||
第十九周 第十九次 教研活动 | 4—6年级整本书阅读展示 | 知识知多少 读后感 |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 ||
第二十周 第二十次 教研活动 | 课题引领,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主讲:陈蕊 | 课题阶段小结 | ||
第二十一周 第二十一次 教研活动 | 主题沙龙:从教学内容视角看课型之童话故事教学 | 主讲:谢明 | 1、课型的主要特征 2、课型的实施流程 3、课程的实施要点 | ||
第二十二周 第二十二次 教研活动 | 研讨主题:期末复习策略 | 主讲:顾丹萍、孙春凤 | 提高效率,快乐复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