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复复的“小魏”
说到“小魏”,我就头疼。
小魏的美名,是王老师起的。多亲切的称呼啊!喊道小魏,我又头疼了。
开学第二个礼拜,周一一早来查作业,“哇!”小魏几乎一点作业都没写,更气人的是他的爸爸理直气壮地签了字,真是无语。我劈头盖脸地把他骂了一顿,想想不解气,又打电话给他的妈妈,也没好气地问为什么小魏不写作业,家长竟然还签字?家长自知理亏,一个劲地道歉,保证下次一定改正。
气归气,小魏的作业还是要补的。于是,我找了一个得力的孩子监督他,争分夺秒地把点滴作业一一补出来。到了傍晚,两天的家作和着今天的作业都完成了。
这孩子只要态度一认真,还是挺讨人喜欢的。
周二下午,和往常一样,我检查当天作业的完成情况。“哇!”小魏竟然全完成了,我在夕会课上大大地表扬了他。为了激励他,我郑重地说:“小魏,你明天如果还能按时完成作业,我就奖励你一张免做卡!”
你猜怎么着,小魏果然做完了作业,在那乖乖地等着我的“礼物”了。我也不食言,看着他乐呵呵地拿着小礼物走下讲台,我也挺有成就感的。“希望他能好上一段时间吧!”我心里默默道。
今天是周四,我又和往常一样去检查当天作业的完成情况。“哇!”真气人,小魏的作业几乎没写。想想他前两天的态度还挺好的,我还奖励他一张免做卡。今天怎么又这幅死样呢?我顿时就火冒三丈,责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就像个木头一样杵在那,其他同学就说了……。不写作业,想想都知道他干了些什么。
老规矩,我依旧找了个得力的孩子监督他,争分夺秒地把点滴作业一一补。
这就是我班的小魏,时而像个学生,时而像个游客。道理讲过了,骂也骂过了,呈现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反反复复的小魏。归结原因就是他的家庭——父母的不和睦。严厉的妈妈长时间不在家里,捞不着儿子;在家的爸爸不管儿子,要么教育起来就是不管,管不住儿子。时间一长,孩子的坏习惯就形成了。
家长我是指望不上了,我只是希望小魏多爱学习一点,多懂事一点,好的时候多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