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某某,你为什么抄别人的作业?”我把练习册往讲台上一拍,用质问的语气冲着姚某某喊。
“我没抄,是陈某某自己给我看的。”
“陈某某,是吗?”
“是的,他不会做,我才给他看的。”
“不会做就能给他抄吗?”我气急败坏,这两个人抄作业还要找理由。
“老师,你不是说我们要学会分享吗?她不会做,我把我的作业分享给他。”
我一愣,是呀,我经常跟孩子们说我们要学会分享,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橘子,我们互相分享,这样我们既吃到了苹果又吃到了橘子;你有一份快乐,我有一份快乐,大家互相分享就有两份快乐。可是“分享”作业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一时竟无言以对。
孩子的心灵真纯洁,我不禁被他们的可爱所打动,他们记住了要学会分享,却没有理解“分享”,如果陈某某在帮助姚某某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姚某某得出答案,那才是真正的分享,分享了思维,但由于他们的不成熟,现在他们分享的只是结果,以后姚某某遇到类似问题还是不会。看来,让孩子理解“分享”还是条漫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