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梦,教师要拥有一双“儿童的眼睛”。用儿童的眼睛观察,教师就会与学生心灵相通,重拾童年的纯真。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的最后一段时,教师打出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进洞,她心中会想些什么?” 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乌鸦很伤心,心想:哎!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当。”有的说:“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地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么,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没有简单地否定男生的回答,而是说:“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只乌鸦说这番话的原因好吗?”再次激起众多学生的关注,通过讨论,最后得出:一、这只乌鸦不知悔改,不可取。二、这只乌鸦心理素质较强,在困难、失意、失败面前报有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这倒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的。于是,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宣布只属于“我”的与众不同的发现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