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浅析表扬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与困惑
发布时间:2016-11-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宁

表扬性评价的独特优势

1.从人性角度出发

古典制约学习理论的制约者——俄国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的实验发现:作为实验对象的人和老鼠都是懒惰的,必须给与报酬才能维持其学习,学习的结果也必须以报酬来强化。这是人性化的特点,我们必须遵循它,背道而驰也就是违背人性,表扬作为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确实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2.从学生自我需要角度出发

表扬也可以称之为赞美,是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优点的喜爱之意。赞美不仅能使人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更能让人感到愉悦和鼓舞,从而会对赞美者产生亲切感,相互间的交际氛围也会大大改善。因此,喜欢听赞美就似乎成为了人的一种天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表扬性评价在平时羞涩、内向的学生中间产生的影响力比平时开朗、活泼的学生的影响力大得多。以我们班的彭苏萍这个小女孩作为例子,小女孩起初给我的印象永远是低闷的头,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这个小女孩平时内向的表现显露出了彻底的不自信,从未见过她高举右手的模样,也未曾见过她开怀的样子。她虽听话但犹如一株含羞草一般,与整个课堂气氛格格不入。在二年级语文《有趣的发现》那一课,在文中最后总结课文请同学们谈看法的时候,同学们的回答几乎都是围绕“适者生存”的道理展开,当班级里高举的小手已经绝迹的时刻,我不经意间看到一只似举非举的彭苏平的手,我尝试着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她虽然细小的声音仍然给出了让我惊喜的答案,她从文本中还发现了达尔文认真专研的科学精神,她也偷偷地观察到了我惊喜的表情,继而我表扬到:“看来你真的认真揣摩了课文,从课中当中挖掘出了很难发现的达尔文的可贵的科学精神,你的回答充满智慧,老师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仍旧能看到你这样的智慧。其实你的小手可以举得更加自信一点不是吗?”终于,我看到了彭苏萍脸上那一抹难以觉察到得微笑,很淡,像百合。抓好了这次表扬的时机,彭苏萍在往后的课堂中渐渐变得自信的,她举手的频率就是很好的证明不是吗?

二.表扬性评价带给我们的困惑与思考

从人性角度和自我需要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表扬性评价在教学过程实施过程中带给学生的满足与成就感,从而产生的激励作用就是对教师最好的回馈。确实我们也看到与我类似的通过表扬收到良好效果的典型例子,既然是典型,当然也是教师理想化的局面。回想我们的教学工作,表扬性评价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无尽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作为教师是不是有时候也发现,在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的情况下,对于举手同学就刻意采用一系列的鼓励手段,希望对其他不热爱举手的同学起到榜样作用,即使举手同学回答问题平淡无奇,我们仍旧用“不错!”“你真有想法。”“好极了!”的评价语充斥整堂课。长此以往,重新过段时间审视课堂的时候,发现举手的还是那么多,有时候甚至更加少了,为什么呢?

     思考:新课程倡导积极地形成性评价,教师也确实做到对于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与肯定的积极评价。但是关注课堂,我们这么泛滥的表扬性评价,有错不纠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否更大呢?

     悟出的道理: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一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某一行为的连续性表扬会让行为者形成对表扬的依赖。一旦表扬减少或者消失,会在客观上起到与表扬者初衷相反的效果。被表扬习惯的学生因为太在乎老师的表扬,带上了一定的心理负担。而难得接受表扬的同学有时候或多或少心中会产生心理落差,变得不自信反而更加不喜欢举手了。

困惑二:说一说一次表扬经历带给我的哭笑不得。小学生难免喜欢制造一点小垃圾而随意丢弃在周围,我在课间希望他们关注身边的垃圾能够及时捡起,我们班的杨浩同学在一次捡垃圾的过程中,不光捡完了碎纸片,连细小的垃圾他也认真地捡起来,当时看到他的表现我随口表扬了一句:“我发现杨浩同学身边的小天地最干净了,你看他捡垃圾捡得最认真啦!”继而我发现同学们纷纷效仿,有的甚至用手当扫帚抓起了地上的灰尘,他那么做无非也是为了得到我的表扬。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竟然将时间浪费在了捡垃圾上面。面对如此场景,我也只有哭笑不得了。

思考:很明显,这次的表扬性评价无非是想让杨浩作为榜样力量起到激励其他同学的目的,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究竟如何表扬呢?表扬该把握何种尺度呢?

悟出的道理:不准确的表扬会让事情的发展事态背道而驰,表扬会带给学生快乐的感受,而批评带给学生更多的是挫折感,每个人都会追求快乐而避开挫折。因此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来取得老师的欢心。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强大的权威地位,在学生为了博取表扬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后,老师应当给与制止并加以引导,但切记不可打击学生积极性。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表扬不再拘于形式,如何深入剖析学生心理特点,遵循人性规律,掌握好表扬的艺术,让表扬性评价在教学中发挥它重要的作用成为教师需要思考与寻求解决之道的重要课题。在这条路上,路还漫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