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22日在杭州参加了小学美术“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让我觉得不虚此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也是我心中新常态美术课堂的洗礼。
第一天上午尹教授就给大家很好的解读了我们的美术教育不能只重视“知识与技能”,更要注视要在“核心素养”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都将要重新定义。要重视儿童的感受、表现、鉴定、创造,让孩子过自主、合作与探究方式获得知识与技能。整个讲座中尹教授直面美术学科图像适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个方面解读核心素养,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超接地气的案例让我们明白,“新常态课堂”面临了一个大革命性变革,我们教师要认清自己在美术教案中的位置,要发挥孩子的主观性和能动性。
而紧接着四位台湾老师的课让我们收获颇丰,首先我就被他们那轻柔的话语声折服,那样亲切,那样温柔。而他们十分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每个孩子都呵护备至,对孩子要求废纸及时收集,养成卫生习惯,小组中同学通力合作,德育工作渗透得不留痕迹,又触及心灵深处。课堂做到真正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课堂问题的设置巧妙,让课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地引导孩子揣摩,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技法不是直接灌注。在教授过程中穿插其中,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思索、生成,把工具活起来,作品新起来,特别是张世玚老师的《寻找梦幻宝藏》课闪光点特别多,孩子们寻找足迹一环节,阿玚老师让孩子们海绵不溶性水毛颜料拓印色块,还通过两两合作、小组合作互换颜料的方式让地图的颜色更加多样化,也培养了孩子们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最后孩子们的地图拼成了一个璀璨无比的宝石。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惊呆了,心中无比佩服阿瑒老师的匠心独到,孩子们围在宝石周围雀跃了,他们的眼中充满了自豪。那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宝石,他们更惊叹于自己的创造力性、能动性是多么强大,为自己感到骄傲。阿玚老师的课生成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核心素养的本位的美术教学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我们的美术教学大多注重美术技法的传授,而忽略了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我要以此为契机,好好领悟,帮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