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其实是我们把孩子看错了,却总在埋怨孩子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其实,在悟出泰戈尔先生这句人生哲理之后,认为:是我们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只是揪住缺点不放,少了对学生的鼓励,缺乏对学生的信任,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生活中,鼓励和信任是一剂良药,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吝啬赞美之词,时时刻刻给学生以鼓励,以自信,也使学生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相信自己能行,消除自卑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亲其师,信其道”愿所有为人师者都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奥秘的座右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而我国也有“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那么,教育教学中是该爱还是该严呢?
其实,爱与严再教育工作中,缺了哪一方面都是不行的。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换气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只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嘻嘻笑笑,动摇了老师的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老师关系好,我不做,不听,老师又不会怎样。
由此可见,关键是要把握好爱的度,严的格,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做到恩威并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