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悟情 说中提升
——《母亲的恩情》第一课时说课
【说教材】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母亲的恩情》,这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围绕亲情来写的,本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演绎而成的一个故事。表达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现在许多小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孝敬父母,感恩之心淡薄。虽然一年级就学过了类似的文章,如《陈毅探母》,但能付之于行动的很少。
学习起点:学生一年级就学过《陈毅探母》,有相关情感体验。
学习困难:现在大部分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孝敬父母,感恩之心淡薄。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思考,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恩”“补”“针”等5个生字,绿线中的“孟”“缝”等5个字只识不写。
3.初步理解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恩情”“针脚”“铭记”的意思,用“夜深了”说话。
【说学习活动】
下面我来说说学习活动的组织,我将这一部分分为四个板块:
图片——创设情境 二、品读——感悟恩情
三、延伸——深化恩情 四、书写——巩固课堂
活动一:图片——创设情境
1.PPT出示课文的三幅插图,请孩子观察,思考: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之后我过渡: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板书题目,学生书空,提醒“恩”是前鼻音,“情”是后鼻音,指名学生读准这个词。
“恩情”是指深厚的情谊。让我们深情地读好课题。 (先指名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进行阅读。】
活动二:品读——感悟恩情
翻到课文后,先标好小节,然后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再读给同桌听,同桌评价,可以夸夸他,也可以帮帮他,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坐端正。(在这过程中巡视,提醒、纠正读书姿势。)
学生读完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词语宝宝最喜欢读书认真的小朋友了,瞧,他们手拉着手出来和你们见面了。 (PPT出示词语 湿润 恩情 抚摸 注视 慈爱 光辉 沐浴 报答 铭记 著名
(1)谁愿意来喊喊它们的名字?(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两遍,我相机正音。)
(2)你们读得真好,词语宝宝们开心得又蹦又跳,队伍都乱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PPT变换顺序的词语:齐读。
【设计意图: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开火车读、跟读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
读完词语后,过渡:你们认字的本领可真强,一会就和这么多词语宝宝成为好朋友了。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还能认识吗?
PPT出示句子1: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先指名读,再引导他们思考“夜深了”大概是晚上几点呢?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孩子可能会说妈妈很辛苦。
(2)夜深了,你们的妈妈都为你们做过什么呢?,进行说话训练。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PPT出示 夜深了,妈妈 。
夜深了,劳累了一天的妈妈 。
夜深了,凉意更浓,妈妈 。
(3)接下来再指名读,这样孩子的读书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4)夜深了孟郊的母亲在一针针一线线缝着衣服,从“一针针一线线”这个词你又体会到什么?母亲缝进衣服里的仅仅是线吗?(适时补充有关的民间风俗,理解针脚。)
(5)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夜深了,母亲已经很累了,可是她揉了揉疲倦的双眼,继续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接读) 夜更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母亲直起身子捶了捶又酸又疼的腰背,继续在油灯下——(生接读)
(6)在有感情朗读后(PPT出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学生齐读古诗。
PPT出示句子2: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指名读,读完后请学生点评。
(2)接下来引导思考从孟郊“抚摸”的动作和“注视”的眼神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3)“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问句,你能把它变成句号读出来吗?在孩子们说完后,PPT出示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词语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不能孤立存在。把生字放在句子里面读,一方面是继续加深对生字的识记,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升朗读。说话练习勾起学生的生活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母爱的伟大。】
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板书:母亲 恩情 孟郊 铭记),40岁当官后,就把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尽心地照顾。 50岁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小诗,这是他铭记恩情的体现。板书<<游子吟>>( PPT出示古诗)
学生朗读全诗,最后师生合作读文章。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通过让学生担当角色朗读,可以引导他们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教师参与分角色朗读课文既能指导朗读,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三:延伸——深化恩情
1.联系生活、指导说话:在你的生活中,母亲的恩情又是什么呢?
2.深情朗诵《游子吟》,送给最亲爱的妈妈。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不仅要教会孩子认字,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明事理,并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四:书写——巩固课堂
PPT出示“恩 补”,引导回忆《怀素写字》的内容,先观察字形和结构,再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接下来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
之后描红并尝试写一个,展示评议。再练写,我会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新课标低年段要求:1.写字时要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生字教学环节要力求扎实。】
最后布置作业(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诵给妈妈听。
(2)搜集有关母爱的古诗、歌曲、文章,准备下节课交流。
PPT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 恩情 恩 补
孟郊 铭记 《游子吟》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思考,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