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番茄太阳》一课时,我采取了这样的导入方式:
1、出示番茄,你知道这是什么?(板书:番茄)
2、它与太阳(板书:太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3、这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引读)——番茄太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4、通过预习,你能告诉我“番茄太阳”这个词出自谁之口吗?(板书:明明)
5、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对于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番茄太阳”是什么?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
这样的导入新颖、富有童趣。对于中年级小朋友,如果采用直接出示课题,再进入课文,对他们的吸引不大,有很多小朋友都会不感兴趣。而采用这样的导入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上课不仅要研读教材,还要认真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