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数学 组课堂观察表
观察视角:形符讯道的呈现方式与评价 | |||
执教: 姚建法 | 内容: 《统计》 | 班级: 新华实小五(3) | 时间: 20170307 |
片段实录: (一) 师:大家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吗? 生:植树节。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树的五年生长图。 出示小树生长变化图。 师:如果要统计的话,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生:画统计图或统计表。 师出示统计表 (二) 师将小树生长图和条形统计图通过PPT重合在一起。 师:量小树的树高要怎么量? 生:从地面到树顶。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慢慢通过PPT得出折线图上的点。 |
思考或重建: 在这节课中,姚老师围绕着植树节这个主题来设计这堂课,通过一张果树五年的生长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反小树生长图和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序、有机结合,给予学生足够的直观图示,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知,体验逐步深入,提升了数学理性思维水平。最后,姚老师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渗透人文思想,引导学生要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厚积而薄发,并且在学习上多“悟”。 我认为形符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的经验与知识。 在教学的实践环节, 很多教师都会在营造教学环境这一方面下很多功夫,将抽象的知识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种方式变得直观、具象,从而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更好得让学生深入探索、发现。 可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手段来创设情境,都必须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首先要满足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所以,想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重视而且把握学生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思考自己创立假设的问题情形与学生目前的基础和经验是不是相符。
|
观察者: 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