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发布时间:2017-04-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蕊

依托文体,循序渐进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陈  蕊

   邮编:213127   电话:13775093381

【课    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秦兵马俑》第一课时

【教材简解】

本单元包括《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课文,从内容上来说,它们展示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民族文化,展现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它们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围绕中心词、中心句来写,结构分明,条理清晰。《秦兵马俑》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不仅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当时秦朝的强盛展现在我们面前。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举世无双”“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惟妙惟肖”“绝无仅有”等成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能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好它,激起对“秦兵马俑”的兴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举世无双”“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惟妙惟肖”“绝无仅有”等成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述的方法。

【设计理念】

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第三学段目标。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阅读中习得。

2、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性。遵循这一特点,挖掘语文的审美因素,把学生带入情境,批文如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3、落实新基础教育其核心理念——儿童立场。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设计思路】

首先,我以课题为抓手,创设情境,引发阅读期待。接着,我采用“词语归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概括出秦兵马俑的地位,抓住“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概括出秦兵马俑的特点。我也采用“概要排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首尾段和过渡段,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然后,我采用“咬文嚼字”学习的方法,带领学生品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说明文的一些说明方法来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最后,总结课文,并明确第二课时阅读的推进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板书“秦”,看到这个“秦”字,你想到了谁?说到秦始皇,同学们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吗?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他希望在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兵马俑。 [板书课题]

2、同学们,你知道是什么俑吗?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尘封于地下,在1974年春天,一个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全世界都震惊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看过兵马俑后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

3、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文字一起走近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说明文是介绍事物、说明事理的文章,因其内容一目了然、语言描述平实以及缺乏故事情节等特点,固学生对这类课文兴趣不浓。因此,学习说明文,需要教师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致地投入学习。所以我从课题入手,像讲故事一样从秦始皇说起,谈起秦兵马俑的来历,这样导入课文,既不显得枯燥乏味,又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设了一定的条件。】

二、初读感知,理清层次。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思考: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第一组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①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思考: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秦兵马俑的高度评价)(板书: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②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③师边小结边板书:作者在开头时说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结尾时又说它古今中外的雕塑史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2)出示第二组词语: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①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思考: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写的都是秦兵马俑的特点)

②现在你知道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③读好第三自然段,思考: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过渡)

(3)出示第三组词语: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擎着利剑  或立或跪

神态自若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惟妙惟肖

①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②相机教学生字:“擎”和“跪”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完成板书)

  4、教师小结:作为一篇说明文,本文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设计意图:说明文的特点是语言简单、平实而准确,因此说明文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快速阅读,采用圈点勾画、列提纲、画图表等方法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以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能力。这一个环节,我主要采用“词语归类”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说准确”,即抓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准确地概括出秦兵马俑的地位,抓住“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准确地概括出秦兵马俑的特点。同时,我采用“概要排序”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说清楚”,即带着学生引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过渡段,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