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掌握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学生能了解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在三次不同层次的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重点:
1、莫泊桑与福楼拜的三次对话
2、学生能了解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在三次不同层次的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难点:
1、 通过朗读初步感知福楼拜的循循善诱、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奋苦练的精神
2、学生能了解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在三次不同层次的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学方法:提问对话法、探究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掌握本课的生字及其组成的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通过朗读初步感知福楼拜的循循善诱、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奋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通过朗读初步感知福楼拜的循循善诱、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奋苦练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初步感知福楼拜的循循善诱、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奋苦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是通过什么方法提高他的写作水平以致最后成为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有哪位同学对莫泊桑有一些了解,和同学们分享分享。
莫泊桑简介: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1880年发表著名短篇小说《羊脂球》,还写有《一生》、《俊友》、《温泉》等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和许多政论文章。
(板书:莫泊桑拜师)
二、 新授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通过题目,你想知道哪些信息?……
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现在朗读课文,看看在课文中是否能找到你想要知道的答案,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课文中标记课后的生字词,把这些字词读准确,不懂得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帮助理解。
(2)学生读课文、老师板书课后的生字:陋、吆、烙、咖、啡
(3)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生字。(老师引读、指读、学生读、并请组词,说说自己如何记忆生字)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教师正音,学生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思考分段及段落大意。
答:(1)本文主要写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并得到他的悉心指导。
(2)文章中写莫泊桑几次拜师?(3次)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指导的故事。
3、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2)简介福楼拜。
居斯塔夫·福楼拜,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就曾拜他为师。著名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等。他对19世纪末及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让学生解释酷爱、孜孜不倦的意思。
酷爱:某种喜好,爱好。对喜好的热衷。
孜孜不倦:孜孜:勤奋。不倦:不知疲倦。词语意思: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板书课题:莫泊桑拜师 学生齐读
(2)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写了莫泊桑几次拜师?(请同学说)
二、新授
1、第二段的教学
上节课,我们从第一段中知道,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内心十分焦急。)于是莫泊桑决定去拜师。
2、分三组,每组负责分析其中的一次拜师。思考:莫泊桑是怎样拜师的?说了什么?他收获了什么?福楼拜是怎样指点这位后辈的以及从他们的语言、神态中各能看出来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说出关键词句。
3、第一次拜师
生:“他坦白的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师:从他的语言神态中,你能看出来莫泊桑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态度坦诚,虚心请教,读出莫泊桑急于寻求提高自己写作功力的有效途径,追求上进)从哪里看出来的?(坦白的说,急切)
生:“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师:从他的语言神态中能看出福楼拜怎样的性格特点?(直言不讳,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并直接提出来)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直截了当的说)
师:这一次拜师,我们知道了莫泊桑是一个虚心求教的人,福楼拜对待学生直言不讳。
师:那莫泊桑收获了什么?你有没有收获呢?(想要提高写作能力,需要勤奋苦练)
4、第二次拜师
师:莫泊桑第二天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 ,可坚持了几天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就有了第二次拜师。第二组
生:“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画,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生:“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好写的呢?”
师: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三个不中可以看出福楼拜首先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莫泊桑的错误看法,特别是后两个“不”字连用并辅之以感叹号,加重了否定语气。)
生:“那富丽堂皇的马一回事,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师:对于老师说的,要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似乎并没有理解其中的用意,没有仔细的观察。从这七个疑问句当中,能看出福楼拜怎样的心情与性格特征?(它们中有作为老师的严厉,有对莫泊桑的轻微的责备,但更多的是耐心指导,循循善诱)莫泊桑收获了什么?你有没有收获呢?
5、第三次拜师
师: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在莫泊桑的脑海里都烙下了深深的烙印。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第三组
生: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
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师:体现了莫泊桑的什么性格特点?(虚心好学)
生:“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师:“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用四个字的成语来概括,哪位同学试一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除此之外,要提高写作水平,还需要注意什么?(写作要避免人云亦云,毫无特色的毛病)
6、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7、莫泊桑拜师的结果如何?齐读最后一段
三、小结
根据黑板板书再梳理一次课文,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等良好的习惯
四、板书
莫泊桑 福楼拜
虚心求教 直言不讳
勤奋苦练 循循善诱
提高写作水平
勤奋苦练 仔细观察
坚持不懈 不断积累
避免人云亦云 毫无特色
教学反思:
《莫泊桑拜师》苏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莫泊桑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好的作品三次拜师请教的经历,福楼拜对后辈的厚爱提携和悉心指导,最后终于写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下面是对这节课的教学与设计的反思
一、努力做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本科的重点第二段,交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同学、老师对话。
二、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对于课文的感悟,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如: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看出福楼拜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抓住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引导看出莫泊桑的虚心好学等等。
当然,课堂教学灵动生成比较大,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以及课堂语言的组织能力还须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