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运算定律,属于归纳探究课型。教材编排是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放在一起,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集中在一起,为了沟通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整体认识和结构化把握知识,我们已将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在一起教学,将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结合在一起,如此为学生的类比猜想和结构思考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结构意识和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教材是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引入乘法分配律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这样引入比较简单,而且与学生之前学习的运算定律联系并不十分紧密。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尝试让学生思考如果在3个数的运算中既有加又有乘,可能出现几种情况?在这些可能中,哪些改变运算顺序后,结果仍旧保持不变?帮助学生沟通同级运算中的运算定律与两级运算中的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使他们更主动地进行思考,逐步建立起结构意识和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当然,这一设计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将是一个挑战。
乘法分配律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明完全陌生的。早在二年级学生乘法口诀时,学生就能运用拆分的方法寻找乘法口诀的结果;三年级在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也能把一个三位数拆成整百、整十和一位数进行计算……这里的“拆分”就是对乘法分配律的一种渗透。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除法的性质。不仅掌握了这些运算定律、性质的内容,能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巧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在上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全班一些同学知道完整的研究步骤,知道用举例的方法验证猜想,知道举例验证时除了考虑一般情况外,还要考虑特殊情况,知道要思考有没有反例,知道如何合理用字母形式表示所获得的结论……但在对研究过程进行比较规范的记录,用规范、简洁的数学语言准确严密地表述结论上还都是学生薄弱之处,也就是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乘法分配律相对于交换律、结合律,它的变化更复杂多样,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化前一阶段对归纳探究课型的研究,在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