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主题式实践研究的认识
金校长用“模糊数学的边界”定义了主题式的表达,主题的名称怎么定要根据开发活动中的开放性而定,如本课原来的定义是《校园探宝》,我们通过设置干扰点,改成《寻宝》,这样使问题更加聚焦,同时也使活动操作更清晰,便于学生组织开展。“向上飞扬,向下潜沉”的主题实践才有生命力。
反思二:学生学习需求从哪里来?
本课从基于学生原有经验的宝藏图为起点,通过开展初步寻宝,让学生初次体验。但是第一课时中学生体验的交流不够丰富。同时这样的体验也积累了学生的情感需求。第二课时的两次反思分别从学生寻宝经验的交流和组织活动的反思开展,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的交流也是真实的。
反思三:跨越与链接
首先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知识点是方向角度距离,能力是合作、调整策略的能力。在课中使用的指南针、卷尺等也是不同学科间的能力。能力的链接积累成 了素养。
反思四:合作学习
首先是合作学习可以如何发生?其次是真正的合作在哪里发生?第三是平时的合作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一系列的问号也是后期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