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少先队活动虽多,但目标没有体系,随意性大。同时,少先队活动缺乏可供操作的教材,频繁的活动必然带给辅导员沉重的负担。致使辅导员疲于应付,活动效益不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少先队的校本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少先队若能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促使少先队形成自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我校地处江苏省常州市最北边春江镇新华村,是一所典型的苏南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较好。新华村曾获得“全国十佳小康村”称号,村民生活条件富裕。但通过学生调查显示:三分之一来自本村及周边乡镇,这些孩子家庭条件一般,但由于家长工作太忙,无暇顾及他们,因此他们大多寄宿在校。三分之二来自新市民家庭,这些学生大多家庭贫困,家长文化水平低,自身学习基础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为我校少先队活动的探索带来新的契机。围绕人文校园建设,借鉴新课程的理念,我校将少先队活动融入校本课程建设之中,构建起以人为本、以课程为本、以体验为本的三本教育。模式为:以人为本,是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方向、灵魂;以课程为本,是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内容、载体;以体验为本,是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模式、途径。我们以少先队活动为抓手,坚持三本教育,立足校园,延伸家庭、社会,把少先队活动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之中,落实了少先队活动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助推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彰显少先队教育主题和文化特征,使少先队工作得到创新发展,真正成为学校整体发展腾飞的强有力的翅膀。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灵魂,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文化突出的表现形式。作为农村小学,不光可以从加强主题教育活动文化、节日活动文化等方面来开展少先队活动文化的建设,还可以结合我校的特色资源——棵林社团,开展活动,结合我校特色主题,建设少先队活动课程,也体现了我校“享受幸福童年、创造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因此,我校棵林社团为切入口,对少先队校本课程进行了开发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