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十一周:什么是有文化的人
发布时间:2017-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亚花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点滴感悟

每翻开一本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先阅读此书的序,因为序最能体现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表达出作者的心里,想法,以及内心世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序中就有几段话深深吸引了我,其中最触动我的话就是:“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和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难寻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

确实如此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的循规蹈矩之人,他们学富五车,却缺少开拓创新的精神,缺少必要的公民素质、仁爱精神,甚至缺少基本的仁义之心,同胞相妒、手足相残。至今还清晰的记得2004年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因马加爵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就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并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 。还有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以及网上连续报道的北大弑母事件。为什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学生却缺失了最起码的人性?从这几起悲剧事件我们只有痛惜震撼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去反思,反思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寻根究底,根除源头,让此类事件不再重演。因此,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做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

怎样的人是有文化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和朋友在一家面馆吃饭,期间来了一位老者,虽然看上去衣衫褴褛,但到很有精神气。他进来后不停的看着墙上的菜谱,但迟迟未点。大约过了几分钟,他走到我们跟前说:“丫头,我不认识字,你能告诉我哪个菜是鱼香肉丝吗?”当我告诉他之后,老者非常感谢,由于厨师做菜还需要几分钟,我们两个就攀谈起来。得知这老者几年前收养了一个娃娃,孩子喜欢吃这个,自己不会做,因此只好过来买了。当真,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吃了一惊,一个自己尚且养不活的人竟然有如此大的善心,我和朋友都自愧不如。老人走后,店主说:“没文化真可怕,字都不认识几个还出来买鱼香肉丝,真是可笑。”店主说完后,我和朋友有些气愤离开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要讲文化,他不知道比你强多少倍呢。”一直以来我们都会用识字的多少来判断文化程度的高低,一个人只要认识的字少,那么他的文化就很低,但事实是这样吗?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文化是一种善良,是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优良品质。其实,真正的文化包括很多层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我们完全能够通过一个人的修养对他的品性做出最基本的判断。修养高的人,其品性必然高,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品质藏在他的修养中。这是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所必须渗透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