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学生主体,让学生畅游在爱的课堂中
发布时间:2017-06-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言银花

学生主体,让学生畅游在爱的课堂中

(---特级教师黄美华《 共和国的红旗颂歌》教学赏析)

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言银花

(摘  要:)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关键词:)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

    今天观看了黄美华老师上的《共和国的红旗颂歌》这节课。听完这节课我感受颇深,下面来说说我的感受吧。黄老师以问题导入法引入本节课,她先播放音乐让同学们听出曲子中的熟悉旋律(国歌)由此引入主题《红旗颂》。

    这节课给我的感受最深的是同学们看着过期法,听着红旗颂肃然敬礼的时候,同学们严肃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他们好像真的在天安门城楼下观看红旗冉冉升起。我觉得欣赏教学要做的仔细,必须要引导学生步入其中。从分段欣赏到整体欣赏都要落实,让学生对乐曲有很清晰的概念。

    一、初试爱国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有没有自己比较熟悉的旋律呢?(播放红旗颂)

生:歌曲中有《国歌》的旋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有谁知道这首曲子中都出现了哪些乐器吗?并且尝试着模仿下它的演奏。

生:学生各抒己见,并且模仿演奏。(镲和小军鼓)

师:谁来说说这两个乐器的 音色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学生表达对乐器的音色。

  使用了经验导入法,国歌是每个学生都收悉的,通过学生对国歌的了解而渐渐将主题转到《红旗颂》的引子部分,从《义勇军进行曲》中相同的旋律入手,学生会产生兴趣,有轻松学唱引子部分旋律入手到学习欣赏全曲,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和困难,这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学生们也容易接受。

    我发现学生们除了对自己有一定了解的旋律有兴趣外,对乐器是格外的有兴趣,在分析作品时加入了对镲和小军鼓音效的了解,既能对色彩性乐器有所了解,又能加深对作品的印象,由色彩性乐器的特色效果去了解分析乐曲,这是一种很好的过渡学习。

    整堂课是围绕《红旗颂》展开的,一开始用国歌导入,我觉得很不错,可是,当讲到不同速度所表达的情绪不同一环节中,又一次使用的国歌,我觉得有一点反客为主,我觉得也许老师范唱《红旗颂》中的一段,用不同的速度分别范唱,让学生们感受也许会更好一些。

二、在想象中体会爱国的旋律

师:本首曲子除了有这些主要乐器之外还有管弦乐的加入使我们的乐曲更加丰满,    更加气势磅礴,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管弦乐。

生:聆听片段,并听老师分析乐曲和了解管弦乐。

师:同学们请你思考下,当你听到这段旋律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呢?并和同桌说一说。

生:聆听旋律,和同桌阐述自己脑海中的画面。

    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了对管弦乐队的了解,对曲式分析有很大的帮助,可谓是分析乐曲和了解管弦乐队相辅相成。我很喜欢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想画面,让学生亲身体会音乐中的情绪,再由情绪带入画面,从音乐中宣扬爱国主义,告诉孩子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前人用血肉换来的,让学生们体会《红旗颂》的沉重以及在乐曲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再由体会到的情绪加入到学生的演唱中,达到很好的演唱效果。老师们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规范。老师们善于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黄美华老师,她的声音非常的温柔甜美,简洁而到位的语言是她整堂课非常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
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

 

 三、用歌声阐述爱的真谛

师:现在跟随着老师的琴声试着把歌谱唱一唱

生:跟着老师演唱歌谱。

师:请同学们把歌词带入到旋律中去。老师弹一句你们唱一句、

生:学唱歌曲。

我被名师的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让我汲取了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经验,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讲课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极高的音乐素养。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音乐课课堂内容的构建问题。也就是说,一节音乐课我们选择的内容的多少。首先,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拿来一首歌曲或者一首曲子来反复的学习,也不能花里胡哨的加上很多并不需要的内容来填充,而是要根据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特性以及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其次,当我们选择好教学内容以后,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组织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2、音乐课堂要回归音乐本身。有的课内容丰富,函盖量大;形式也很多样,有朗诵、有学生参与表演,有大量学科的综合。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音乐课堂中学生的音乐在哪里?课堂中开展的朗诵等活动与音乐的联系在哪里?学生从中又能收获多少?在互动式评课研讨的时候,专家建议现在的音乐课还是要以音乐性的内容为主,倡导回归音乐。新课标告诉我们:音乐教学以音乐为主体,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教学。音乐课要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方法应是充分利用“音乐”这一情感艺术的: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等来表情达意,从而直接接触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因此,要将音乐课返朴归真,就应凸显其音乐性。
3、要关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预设很多环节,比如说这一堂课的难点部分,于是就会在设计课的时候就将教师认为的难点摘出来单独教授。首先将难点摘出来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影响学生对音乐整体的把握。其次老师预设的难点并不一定真的就是孩子们在演唱歌曲时遇到的难点,作为音乐老师要把握住整个课堂,多关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难点不是老师预设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这样的东西是鲜活的,而不是死板的。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每堂课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