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辅导班级里一位后进生姚某某有关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我深深的感到一种挫败感。无法理解公式如何推导出来的我认了,不知道公式中每个字母的意思我也认了,我在每个字母后写上对应的数学意义,然后给她足足十分钟背诵圆的两个周长和一个面积公式,再过五分钟又混淆了。我实在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没用心还是真记不住。我在想,这个孩子多可怜,我的每节数学课她有多痛苦,就是在如听天书啊。我们的考试要求对于后进生同一个标准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
而我们面对的教育,过分追求统一的标准,这对所有学生的成长都不利,尤其是对低分学生,更为不利,困为有许多标准,他们一时还很难达到,所以,从某种角度说,这种有标准比无标准更为有害。要肯定低分学生的成功,需要制订个性化的标准方案,并和他们协商,使他们产生争取合格逐步向上的冲动,或者,在班级里设立分层目标,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确定,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考核。自然,在执行或操作的过程中,也要防止过高过低的现象,老师心目中要首先有评定每个学生的基本尺度。
因为我们常把每个孩子比喻成一朵花,每个班级的孩子就是一个大花园,我们如果仅仅用花期的长短来衡量孩子,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有的孩子我们等不来他的花期,他可能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