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点彩游戏》教学设计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张亚
一、学生心理与思维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色彩是最能打动他们心灵的。可以说,色彩也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点彩”是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又被称为“点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纯色点和色块并列在一起形成色彩混合画面。有了二年级《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学习,他们已经对水粉的特性有了一定的掌握,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进行点彩创作。
二、教材参照
1、湘教版《彩墨游戏》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同学们大胆地在纸上用颜色或用墨画点画线。
2、苏教版《点彩游戏》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空间混合的效果,了解色彩空间混合的原理,并积极运用这些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表现、创造欲望。
三、教材研读
1、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是最能打动他们心扉的。可以说,色彩也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点彩是新印象主义以色彩分割原理为依据所采用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又被称为“点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纯色点和块并列在一起形成的画面。
2、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空间混合的效果,了解色彩空间混合的原理,并积极运用这些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
3、在二年级《三原色、三间色》学习之后,了解基本的配色,了解了水粉的基本属性,本课在之前的基础下,又增加色彩表现的方式,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
4、在四年级上册《鱼的纹样》中,又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色点、线、面,学生对点线面的感受更加深刻。
四、课程思维
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已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活化人的美感想象,使大脑的创造思维得到正常发展。
五、目标设定
1、小学美术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想象力、色彩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游戏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
3、知识技能: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恰当的点彩方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六、教学推进
1、PPT出示两张图片,并提问:它们在填色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揭示课题《点彩游戏》
2、赏析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PPT出示),问:同学们知道这幅画修拉用了多久才画出来的吗?(介绍作者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付出的努力、作品的大小、完成时间、以及画面的简单介绍。)
选择画面两处进行放大,问:同学们可以看到这两幅画面上(PPT出示)分别有哪些颜色的点呢?画面上的点又有哪些形状的呢?
3、从上面我们得出点可以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来表现,(PPT出示)
师:那都有哪些形状?哪些颜色呢?
同学们,我们可不可以把我们刚才说的颜色来分分类呢?
师:那可以分成几类呢?
师:那点在排列上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4、小结: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排列方法,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点来表现我们所要的画面
5、教师示范
在规定的画面里(苹果)用对比色/和谐色画出不同形状的点
6、欣赏、学习:
优秀的学生作品(PPT出示)
7、作业要求:
(1)选择一种点彩工具(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等)
(2)在白纸或彩纸上用各种彩点完成画面,看看会产生什么色彩变化。
8、作业展评:
办一个小小的点彩画展
七、板书设计
点彩游戏
颜色:对比色(三原色)红、黄、蓝
和谐色:天蓝、蓝、深蓝......
点:圆形、长条、正方形、鱼形、椭圆形......
排列上注意:疏、密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