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形符课题 组课堂观察表
观察视角:形符的功能 | |||
上课老师: 陈建春 | 内容: 梯形的面积 | 班级: 新华实小五3班 | 时间: 20170912 |
片段实录: 师PPT(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认真观察并思考: 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的关系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生: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 生: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的面积的2倍 师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的面积的2倍,所以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 思考或重建: 省教研室郭庆松主任指引我们在教学转化思想时要关注转化的三要素:转化的对象、转化的方向、转化的方法。其中转化的方向,总体上是化未知为已知,基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转化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 陈老师借助PPT直观的形符呈现,将梯形面积与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联系,指明了转化的方向——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梯形的上底、下底的关系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的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思考是: 为什么一定要是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梯形?
|
观察者: 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