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师:“请三位同学帮我搬下书”(好多小朋友都举手了,甚至跑到讲台上来了)
“我请高某某、包某某、孟某某他们坐的最端正。”
生:“哎,又不叫我。”大部分垂头丧气的出去玩了。
生:“老师再见!”一位同学很大声的说。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答道:“幼儿园”。“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位科学家的意思我想应该是说一个人成功与否,素质教育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搬书虽然是件小事,可是好多一年级的小朋友会觉得这是种荣誉,我帮老师搬书了,你没有哦。从这件小事当中也能看出一个孩子的素养。有的小朋友没搬到书很丧气,有的甚至有点生气嘴里说着又不叫他,有的还是开开心心的回座位,上面说到的这个小朋友开心地回座位了并大声的说了声老师再见。这个孩子每次见面都会大声的打招呼,我想父母平时一定很注重他的素质培养。
孩子入学后,考试成绩就成了父母和老师判定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准当前,许多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最重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孩子入学前,父母以他能否按要求算对一道题或者能背诵一首诗,来判断孩子是否聪明,是否有用。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思维神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独立、自理能力强,有坚强意志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不要把素质教育当成一句口号,而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并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