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第十二周: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潘燕南

  《石榴》这篇文章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很好范例。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呢?首先,我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石榴,我再作适当的补充。随后,紧扣“石榴”二字,让学生读全文并思考:“课文介绍了石榴的哪些方面?”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答案。学生很快回答:“叶、花、果实、味道。”石榴的花与果实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学习花这部分,我积极引导学生读懂“抽出”、“长出”、“越来越密”“越来越盛”“挂满”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春夏时节,石榴生长的过程和景象。其实,现在想来,如果再教这一段,我会再优美的音乐范读第二节,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中边听边想象,描述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如“我好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中”,“好多花在向我招手呢”这时,再引导学生去练读,他们在朗读中会有更深的感悟。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石榴花会吹些什么样的曲子呢?如“高兴的曲子,因为他们很开心。”……在教学味道时,我采用“看、尝、品、读”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由读读,然后出示课前让学生带来的石榴,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兴趣盎然,教室里一下沸腾起来!我剥开一个石榴,给学生展示:籽儿很多、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籽儿像玛瑙一样好看……学生不光描述到位,特别兴奋,我想他们一定迫不及待想尝一尝,就故作神秘地说:“看到好多同学都喳嘴了,想吃吗?别急,咱们边吃边说一说。”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石榴分发给每位学生,并让他们说说看到的石榴籽儿。这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品味着石榴,他们毫不拘束地谈着自己的感受。尝完后,我再让学生读一读,学生的感受与先前截然不同了,他们读得满面笑容,有滋有味。这篇课文也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例文,描写石榴思路清晰,具体生动,每一个自然段在写作方面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教完这篇课文,我要求学生将全文加以背诵,同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仿写前,我让学生好好地品读书上段落是怎么写的?抓住了石榴果的什么来写的?小孩一下回答出来:形状、颜色、味道来写。由于二年级时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学生对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吃法、味道做过细致的练说指导,当时并要求把练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来代替,所以大多数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写前我稍微提醒了一下(抓住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吃法、味道来写),结果大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不错,比课文上第四自然段内容更具体,将水果进行了全面的描写,从它的外形写起,由外到内进行叙述。重点抓住石榴的形状、颜色、味道来写,条理较清楚。看来以前的功夫没白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