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第十三周《肺和呼吸》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亚花

《肺和呼吸》教学反思

《肺和呼吸》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呼吸器官都有哪些及它们的主要功能,并通过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来认识到肺的作用。难点是认识和理解肺的呼吸原理及功能。

 我在设计时,考虑到呼吸器官在我们的身体里,我们天天都离不开它们,却又不能清楚地看见它们长什么样,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不容易了解。所以我注重了从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首先,我安排了“憋气”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呼吸的重要性。然后在通过表格数据引导小组讨论分析呼吸的主要成分以及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变化。

其次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但是到底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它们的位置在哪里,气体在人体内是如何交换的、又是如何从人体内交换的,我是这样的处理的,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认识呈现出来,我通过巡视可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以及对呼吸系统到底了解多少。然后通过视频学习以及老师指导让学生自我纠正。

通过学生收集的肺活量数据发现肺活量对健康的好处。同时以图片形式出示了一组事实,请学生分析其中的利弊,认识保护器官的重要意义,树立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思。

    本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深的,虽然呼吸器官都长在自己身上,但是学生并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属于科学中的暗箱类型。只有通过多种形式,以及有结构的材料操作才能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习,印象深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