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第十三周:《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丹萍

    《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通过写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以后,在准备上任前,首次在参议院进行演说,受到众参议员的当众羞辱。林肯虽然是个出生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是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仁慈正义、自信从容,捍卫了人格尊严,赢得了所谓“优越的人”的掌声,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爱戴与尊敬。

   由于本文的体式是演讲辞,主人公是靠语言来征服侮辱、嘲笑他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反复悟读,在读的过程中领会一些词语的意思,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受到林肯精神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对林肯产生爱戴和崇敬之情。比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抓住“非常”、“一定”、三个“永远”几个关键词,以 “初读——感悟——再读”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这段话的内涵,这两句里连接出现三个永远,各有妙用:第一个“永远”表示牢记那位议员的所谓忠告,因为他是有着森严等级观念的,有了这种观念,国家怎么能真正统一?第二个“永远”表示永无回避、更改之意,鞋匠也是个正正当当的人,靠劳动吃饭,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多么光明磊落的态度。第三个“永远”是对身份卑微的父亲的赞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反复读,把自己当作林肯,运用角色体验,学生才能明白参议员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