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苏忱教授《中小学教室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有感
期初,作为常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室的一名成员,我们参加了培育室的教科研活动。此次活动邀请的是上海市教育协会秘书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苏枕教授,他给我们带来的讲座内容是《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此次讲座聚焦了如下几个问题: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如何选择科研课题?如何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如何通过教育科研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发现教育规律、生成教育智慧等等?
正如苏教授所言,好的选题是科研的关键,需要讲清楚范围、对象、方法、内容等等。要本着“需要、可行、兴趣、新颖”的原则,来选择有意义、未被解决等方面来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说到自身,笔者来自边远的农村小学,课题研究对我们来说,以前犹如天上之雁,可望而不可及。听完苏教授的讲座,对于选题,我想再结合我区教研员万校长的讲座,谈谈自己对选题的一些看法:
一是选题要“真”,选择自己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切入点要小,突出“微”字,只有切口小的研究点,对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才有突破的可能。三是拟题要“明”,问题清晰,研究方向才能明确。
当然,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更好地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还要坚持课题研究与日常生活和常规的教学结合起来,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我校校级课题研究为《思维导图在语篇教学中的运用》,笔者认为:思维导图能将语篇的架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语篇内涵,提高读写听说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读写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在研究中,我们有如下的做法:一是结合主题,突出思维导图中的语言支架。二是创意联想,实现思维导图的“动静”结合。三是作业实践,突出思维导图的灵活运用。笔者在小学中使用的“板书式”思维导图是笔者在进行语篇教学过程中思考和提出的一个课堂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它不仅提高了语篇教学的质量,而且发散了的学生思维,同时也让笔者对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的研究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