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教学六上第六单元的例3:百分数与分数的相互改写。作为六年级的新教师,课前必须认真阅读教参。教参给出这样的建议:(1)由于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分数,这些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2)试一试教学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教材继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填空和交流,自主发现改写的方法。
教参虽这样写,我心里还是忐忑,真的可以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吗?能自主探索出百分数与分数的相互改写的方法的学生会超过50%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课堂上出示例3后,直接问:你会用百分数表示表中的数吗?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随着在教室里巡视的脚步,悬着的心终于慢慢放下了,脚步越来越轻,心里越来越欣喜!我们班的孩子们做的很棒,正确率竟然超过了98%。
值得记录的是,交流环节,刘艺扬:3/5=0.6=60%
吴鹏:由于分母是5,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成60/100更简单。3/5=60/100==60%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生异口同声:吴鹏的方法好。
刘艺扬不服气:老师,他的方法好是好,但有的分母不是100的倍数(紧张中把因数说成了倍数),不是对所有的题目都适用。
同学们又都投给刘艺扬赞许的目光,默默的点头,包含着认可!
我在心里开心的问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孩子不仅掌握了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还把各种方法加以对比,找到了方法的最优化,再遇到知识冲突时,能再次认识到: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分数,是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基本方法,第二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时又能很方便地把一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师:我们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就是把。。。。。
孩子们:新知转化成旧知。
我又一次在心里为六2班的孩子们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比学习知识点更可贵的是他们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等于拿到了学习数学的一把“金钥匙”!
试一试的交流同样精彩!
反思:今后的课堂我要尽量给孩子一个大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知识,让学习真正发生!
还有,作为老师,真的真的享受这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