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田湘军老师的课,总是要被他课堂的幽默风趣感动。这其实是一节关于自然拼i-e发音的绘本课。是以认识田老师自身入手:分别从making friends, playing games, drawing, 三个方面入手将这个自然读拼的绘本生动演绎出来。一开始,我看田老师的活动和话语似乎都是随性而至,其实不然,每个环节、每句语言都有设计者的用心在内,下面举仅仅举一个小例子:在进入绘本前,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田老师先挑选一个喜欢画画的学生,让她在黑板上按照老师说的画出cat,mouse 和bike,trees.为了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田老师用非常幽默的记时语速督促学生快速完成作品。因为孩子急着完成绘画,短时间的作品有些“惨不忍睹”,但是正是这种新颖的方式,让孩子开开心心的进入文本,没有一丝心理阻碍,因为故事的主题背景就是五只在公园里骑自行车的老鼠。这样看似“无心”却处处“有心机”的设计,真的是让我无数次眼前一亮。
所以观课至今,似乎也明白了观课不评课,其实就等于没观课的道理。除了上面这点外,对不同教材、绘本、还有其他资源的教学设计也让我开阔了眼界, 跳出了我们译林教材对自身的限制。听名教师的课,真的有感而发,也的确让自己对不同教材的解读能力有所提升。下一周反思,将呈现我对《跟上兔子系列》三年级中第一篇,独立的教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