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发现“思维”的力量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整合和筛选的科学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依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文网络。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导思维呢?在我执教的《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我就做了一些尝试。
课堂伊始
师:有句话说得好:“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学习就是一种好习惯。
还记得第七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什么吗?
生:“读书有方”
师:通过本单元所学,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的读书方法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以“读书有方”为主题的思维导图。
(多媒体欣赏几张)
师: 刚才展示了哪几位同学的,请站起来。
生站起来。
师:请大家把掌声献给这些心灵手巧的同学们。
生鼓掌
师:那谁愿意结合思维导图来介绍一下你掌握的读书方法?
生:学习了第七单元,我明白了读书是有方法的。比如读书要刻苦认真,孜孜不倦;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使心智更加开阔、敏锐;还有光读书本知识总是有限的,亲身实践才能有所作为。还有我在这枝红梅上绘制思维导图,希望我能像红梅那样,不怕困难,认真读书。
师:说的真好!贾雯艳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
我想再请一位同学来介绍,谁愿意?
生:围绕“读书有方”这个主题,我从四个板块来介绍。1、读书要刻苦认真,孜孜不倦;亲自实践,才能有所作为;2、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使心智更加开阔、敏锐;3、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4、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我们要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一个板块就是一种读书方法,同时,我还积累了相关的名言警句和好词好句。比如说,说到刻苦读书,我就想到了悬梁刺股、牛角挂书等;说到大自然的文字,我就会想到云就是天气的招牌等。谢谢大家!
师:你看,刘佳怡的这张思维导图主题鲜明,板块清晰,她的介绍也是有条有理。请把掌声送给她!看来,用思维导图来复习知识,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板书课题: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课堂尾声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读报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
生2:我知道怎样正确地读报。
生3:我了解了读报的益处,我以后会多读报多读书,不断地充实自己。
生4:我学到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就是要勤读报,会读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师:还记得陈老师上课前说的一句话吗:“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学习就是一种好习惯。今天的家作,请你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来巩固复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包括单篇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又包括主题单元的整体把握能力。在《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首尾两个环节中,我就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辨识能力,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1.绘制主题单元思维导图
“单元整组教学”是当前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把握整组课文的能力。执教第七单元的最后一课自读课文之前,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读书方法。因此,我课前让学生绘制以“读书有方”的思维导图来复习旧知,就重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事实上,在课堂展示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导图主题鲜明,板块清新,且学生的介绍也是有条有理。这就说明了借助思维导图来复习旧知,从整体上来把握单元主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2.绘制单篇课文的思维导图
学习完单篇课文后,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的操作与整组单元思维导图的绘制相似,只不过关注的对象减少了。在执教《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尾声,学生结合板书总结交流本课的收获之后,我布置家作:请你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来巩固复习本课。学生迅速拿出纸张开始绘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在巩固今天所学,在一张张思维导图中留下思维的痕迹。
的确,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通过尝试,学生已经学会用思维导图来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在语文课堂上发现“思维”的力量,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思维导图导思维,这样的课堂可以多加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