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愿跑”的孩子
班上有着好多可爱的孩子们,能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课堂内,有干净利落的整队、有整齐划一的跑步、有积极参与的技能学习;课堂外,有甜美的问候、突然的拍肩、故意的拉手。与此同时,这个班级也会给我带来一些想不通的“惊喜”,有无缘无故的欺负、有莫名其妙的哭泣,有时候像一盘散沙,相互告状的人特别多。教体育课,有着很多的收获,更有着很多踏实的感动,挺喜欢这种实在的感觉。
在做好体育课堂常规的基础上,我曾对孩子们说过,上体育课过程中,如果身体真的不舒服,可以不用跑步,可以请假休息。这一年来,大部分孩子都非常自觉地参与热身跑,并且跑的队伍随着年龄的长大而变得越来越整齐。但是,渐渐的,我发现,“生病”的同学越来越多,在热身跑出来休息的同学也逐渐的从1个增加到3个,有时候甚至是7、8个,这也让我渐渐的对这一块开始起了“疑心”,孩子们是否真的因为身体原因而请假呢?还是因为不愿意跑而故意请假?于是,我加重了盘问的力度,了解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基本上都是三痛,头痛、肚子痛、腿痛,针对头痛,如果是轻微的感冒的话,我会让孩子能跑则跑,不能坚持的话,就休息,其他情况,原则上是直接让孩子休息,毕竟,从孩子们的眼神和话语中基本上都可以判断出孩子说的是否是真话,之后,我会布置给孩子一些其他较为简单的任务,比如说来回快速走、捡垃圾等等;对于肚子痛,根据学生的语气、表情来判断,原则上也和头痛一样,批准;最让老师比较烦的是腿痛,有时候有点真假难辨,不知道孩子是真痛还是假痛,因为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玩,下课时喜欢和同学们玩,有时候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一不小心就会稍微的受点伤,大部分都是不碍事的假伤,当时有点疼了,时间一过,马上就忘记了,一到体育课部分学生为了偷懒就会将这事搬出来,并且做得还有模有样,让教师误以为真。
这不,这些孩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课间就活蹦乱跳的,课上就马上请假,有点让我头疼。他们的“不愿意”跑步,让我来了精神,也带来了一些疑惑,大家觉得,该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支招帮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