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第20周:当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时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8-01-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丽萍

当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时怎么办?

儿子在上大班,去年暑假给他报了“英语班”,刚开始小家伙可开心了,不知道是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求知欲强,还是学习一种新语言的新鲜,亦或是较于班里其他孩子没有学习英语的优越感,总之每到要去上英语课的时候,屁颠屁颠的劲儿比起去买玩具的劲儿还大,回来了还不忘给我们讲讲学的内容。但是最近发现他有点变化,不怎么想去,还总想借口让我请假,似乎没了之前的“热情”,于是找老师聊了聊,原来最近学习的身体部位,一个是头——head;另一个手——hand,他的发音老是会混淆,即使在课堂上练习多次,还是有些出入,以及单复数的表示也有些难度,不像之前学的那么得心应手了,他出现了“畏难”情绪。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学生经常会出现“畏难”情绪,某些学生课堂上不再积极发言,作业的正确率也不高了,虽然我们会“想当然”地觉得题目很简单,怎么就不会了呢,训斥学生“太笨了、太懒了。。。”事实上,可能我们给的任务在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上有些过高或者有一定难度了。

那么,当孩子出现“畏难”情绪时怎么办呢?我觉得首先要给他们适当的安慰和抚爱,更要鼓励孩子去勇敢面对,当然我们要知道孩子有“畏难”情绪是正常现象,作为家长作为教师要有耐心,帮助孩子慢慢恢复自信心,从而化解他们的“畏难”情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