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初中任教的我,深知中考数学中建模的重要性。初中数学建模常见的6类模型,相信每个数学老师和经历过中考的孩子都能倒背如流。和初中相比,小学内容较为简单,但从五年级接手这两个班以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却从不敢轻视,这样一年多的坚持,到底有没有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周五的《解决问题》的复习课上,孩子一直试图在建立的方程模型,学生似懂非懂的建模意识,让我激动不已。苏教版六下第80页10—13题:
分析完数量关系后有了如下的答案:(你相信这是六年级的孩子的解题过程吗?)
六年级的孩子能掌握到这种程度,毫不夸张的说,解题能力已经达到了初中七年级的水平。孩子虽不能言传但意会到的方程建模思想,在这个春天,让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有的孩子似这个春天里的迎春花,已经会列方程并完美解方程,在春天热烈地提前盛开;有的孩子似春天里的樱花,只能列方程,但还不能够解出复杂的方程,在含苞待放;有的孩子可能似晚菊,还不能掌握方程思想,只能一一列举,但可以预见他的花期。无论哪种,总有一天六1班的孩子会百花齐放。
其实在周四的毕业班老师会议上,想着几个月后就是初中生的孩子们,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小学的最后一学期,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这学期的时间很短,又如何在复习过程中让每一个孩子有所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觉得平时所坚持的数学方法的渗透,并没有浪费课堂上的时间,而是带给了孩子一个更加开放的思维天地,其实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更加有理由相信,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会实现教育教学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