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育日志>>文章内容
第二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发布时间:2018-04-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竺丽婷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孩子读懂文章,在这过程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分析的能力,做出判断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说到概括表达能力的提升,想到的基本都是语文,然而学生的概括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往往学生会词不达意,胡讲乱说,不会分析概括,抓不住重点;即使有所得,也所得无几。久而久之,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其实不然,在除语文之外,其他科目都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抓关键词进行概括
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学会抓住总起句、概括句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来教会学生进行分析概括。3月6号有幸聆听了徐宁老师的一节信息课----《初识画图》。在课堂中徐宁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放大镜?”“怎么删除?”……学生回答问题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谁能用最简易的话来概括这是什么意思?”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就会根据中心句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提炼尝试概括
概括的过程是抽象概括能力的运用到具体操作能力的实践,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事与事之间或者物与物之间逻辑上的关系。
在体育中,我们要求“精讲多练”“言简意赅”。这何尝不是一种提升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比如说:在教学快速跑时:“眼耳认真等信号,身体快速离弦箭,加大步幅频率快,两臂快速前后摆,扒地积极重心稳,减少波动直线跑。”我们老师会运用简单易懂口诀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近期,在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先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练习,最后学生自己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概括,一个有一个的同学,一次又一次的概括,终于呈现出:“一摆、二蹲、三起跳,手腿用力要协调。” 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快乐,使所有学生都能进步和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小学生概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