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后评析
第一试教后,教研组成员认为本课抓住绘本的图片阅读故事,以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阅读策略,能基本清晰完整地完成绘本教学。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两大问题:
第一,学生学情分析不当。对本地区学生三年级来说,绘本阅读刚刚开始,对于首次接触A Red Coat 这样的长绘本,能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还是有一定困难,所以对于所执教班级学生实际阅读水平、能力和兴趣预估过高。
第二,课堂教学设计缺陷明显。
(1)课堂教学主线偏离故事主题
结合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课外阅读教学,笔者第一次设计的是以Picture Book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但是绘本故事不论是封面还是故事情节,都是围绕New Clothes。
(2)课堂教学步骤过多且缺乏整合
为了让学生“读懂”绘本,笔者在第一次教学时将文本又拆分成五个主要场景,在每个场景中又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教学步骤过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能被老师快速地“牵着鼻子走”。
(3)教学方式单一且缺乏阅读实践活动
本绘本中出现地新词汇量多,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单一方式一一新授。再者基于绘本的篇幅、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笔者预测学生在绘本整体理解上会有障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教师话语来解释任务活动或是重复问题。学生缺少做一做、读一读、演一演等阅读实践活动。学生没有动起来,课堂也没有“活”起来。
3.改进策略
(1)调整教学设计主线,整合优化阅读步骤。
细读绘本第二页的Let’s think 板块的设计,以及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new,结合DIY设计主体,将本课主线设计调整为Clothes DIY。 同时,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根据主线删除部分环节,调整与优化阅读步骤。
(2)初涉阅读策略的指导,提高绘本阅读的效率。
长篇绘本阅读时也初步渗透阅读技巧的指导,细读、跳读,分场景读、整体阅读等方法,化解长篇绘本理解的难度。绘本中的词汇也通过不同阅读方法习得,看图或上下文或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猜词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操练强化语言表达结构,加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为最后的语言输出做铺垫。
(3)增加小组合作机会,实现阅读实践活动。
提高两两互动、四人小组合作甚至多人小组合作的频率,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表演等方式提供给学生阅读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