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建设和谐校园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陈 蕊
【摘 要】有效防范和遏制学生欺凌事件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我校必须正视、预防和制止的现实问题。具体做法如下:文化教育,净化心灵;主题教育,刻不容缓;合力教育,达成共识。预防校园欺凌,建设和谐校园,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 校园欺凌 预防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校园欺凌不仅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恶劣影响,而且也逐渐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虽没有发生过较为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但校园欺凌隐患,却是不容小觑。基于我校地处农村,北临长江,南临338省道,是一所典型的苏南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新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这些学生大多数家庭生活不够稳定,生活比较困难,家长文化水平低,自身学习基础差。学生中常见孤僻自私、自卑消沉、怯懦冷漠、言行过激、意志脆弱等现象。这些现实情况导致我校校园欺凌的隐患重重,不容小觑。因此,有效防范和遏制学生欺凌事件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我校必须正视、预防和制止的现实问题。
一.文化教育,净化心灵
我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营造整洁美观,品味高雅,内涵丰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到知识殿堂的神圣,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一舍一家人。针对不同年级寄宿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我校实行人性化管理,创设人文化环境,实施人情化服务。如在寝室、楼道的墙壁上悬挂激励学生成长名言,张贴充满温馨氛围的“生活园地”。让每一段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无形地生活在浓郁的温馨之中。孩子们虽来自四面八方,但回到宿舍就像回到了家一样,生活老师悉心照顾胜似父母,舍友团结友爱亲如一家。
一室一天地。魔方苑、篮球馆、书画轩、阅览室、舞蹈房、音乐厅等功能室把学生文化生活装饰得五彩缤纷,给学生创设健康、自由的成长环境。这里古琴清远,瀚墨飘香,棋手对弈,书海徜徉……一室一天地,丰富多彩。
一院一特色。儿童自然科学院,是新小文化建设的特色课程。这里占地面积约有十几亩,树木约有1000多颗,有多种果树花木,还有蔬菜种植区、动物饲养区,是融儿童生活、学习、研究为一体的课程基地。数学课上,孩子们在这里测量长方形面积;美术课上,孩子们在这里画植物园一角;综合课上,孩子们在这里尽情采吃桑葚……儿童自然科学院,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一院一特色,乐在其中。
二.主题教育,刻不容缓
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欺凌他人,是因为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约束自己,因此,加强主题教育刻不容缓。
法制礼包进校园,向校园欺凌说“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我校特别邀请新北区检察院尹警官为全校师生送来了法制大礼包——“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系列法制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尹警官注重防教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情景模拟等形象地解释了校园欺凌这种犯罪行为。以典型案例告诉学生,校园欺凌包括哪些行为,有哪些危害。针对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尹警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学生如何对校园欺凌说“不”,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和保护自己。
主题班会做引领,向校园欺凌说“不”。主题班会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学生问题的主阵地。本学期,五(3)中队开展了以“向校园欺凌说‘不’”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学生发言、问题讨论、情感交流、真情告白、全班学生签字等活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明白了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除了班队课,班主任还充分利用夕会课、思品课等机会,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法制和安全教育,健全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
心理咨询来疏导,向校园欺凌说“不”。对于一些“欺凌”学生和被欺凌的学生,又该如何去疏导呢?我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特别是对个别心理波动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每逢周三、周五中午,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就对学生开放,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避免发生欺凌事件。
三. 合力教育,达成共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与不合格的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所以,家校合力教育是预防欺凌现象的有效途径和必需手段。
教育好学生,首先引导好家长。我校经常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渠道,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使家长增强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知和重视,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同时教育他们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的道德规范,争做孩子的榜样,为自己的孩子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遇事莫要慌,依靠学校来帮忙。当孩子欺凌他人之后,家长一定要冷静面对,不要姑息迁就,更不能无理取闹,而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以使孩子不再发生欺凌他人行为。同样,当孩子被欺凌之后,家长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以暴制暴,更不能忍气吞声,而应该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依靠学校、家长的力量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别让校园欺凌成为孩子心中抹不去的伤疤。
校园欺凌的预防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要从法制的高度和心理学的维度去研究,还要从学校的深度和家庭、社会的广度去全盘考虑研究,实行源头防范,才能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总之,预防和遏制校园欺凌,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2
[2] 吴宝席.《校园欺凌防控六举措》[J] .班主任,2016,01
[3] 李晶.《农村寄宿制小学预防校园欺凌的对策研究》[J] .学周刊?教育管理,2017,07
[4] 李赟.《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如何应对校园欺凌》[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