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家长通过QQ和我讲起他家孩子做的一道简算题。问我:这样的题该怎么算?题目是这样的,25*44,他的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每次都是愿意用25*(40+4)来进行计算,然后用25*40+25*4,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却觉得这样算太麻烦。这位家长每次都在提醒孩子,25*4*11,这样算起来是不是更加的简单一些呢?偏偏他的孩子总是改不过来,再碰到这类的数学题依然进行加减法的拆分,使用分配率进行计算。
同样的一道题,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使用了学习过的简便运算,只不过使用运算的方法不同。一种方法学生利用的分配率,另外一种方法利用的是结合律。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可能趋向于使用结合律,确实对于这个题来说可能要更简单,并且老师们也一致认为分配律的简算的错误率明显的高于结合律的题。所以,大人们更愿意让孩子这样计算。但是仔细思考下,为什么学生愿意使用分配率而总是记不起结合律呢?
追寻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论是在低年级和高年级,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突出的情况,特别喜欢使用加法来解决问题。不论是单纯的计算还是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出现错误,好些学生都是在做加法。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加法是最早接触于学生的视野中的,不论是分解,还是求和,学生好像总是有意无意的愿意用加法来表示他学习的数学。
再有,反思下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话?求谁和谁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对,加法。不论是学生最早对于数学的认识,还是他在生活中的经验,还是教师在学生低年级接触数学时的引导,都有这样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11版课标把学生的学习经验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的目标之一,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利用的好学生的已有经验,让这种思维的经验真正变成对学生有用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