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6-11-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建兴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完成知识的建构。无论是自主探索还是合作交流,只要真正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的成果,对学生来说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都能体现出学生的一种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这是化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式,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的首选方法是数格,那么次选方法是什么?他们的第二方案应该还是在自己的经验中寻找帮助。这些经验中,与计算面积有关的直接、简单、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在前面的几节课刚学过的“切割平行四边形形成长方形”的方法。他们对“切割”这个动作记忆犹新。因为:第一,这个技巧刚刚学过;第二,切割是个动作,这个动作能把不规则变规则,所以印象深刻;第三,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完成面积计算的任务。所以他们的进一步动作会是模仿上一节课的做法,想办法切割三角形的某一角移动填补另一角,变三角形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按这个说法,学生在寻找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时,他们会从自己所拿的三角形卡片中琢磨,这时候,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因为通过单个三角形来计算面积,在刚开始时是有一定难度的。处于“愤扉”状态时,建议学生再找一个一样的三角形牵线搭桥,把思路引到问题的切入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多样,只有进行合作交流,才能拓宽思路,体现思维的创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