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构思:
《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小朋友与勘探队员的对话,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石头就像一本书,里面蕴含着许多学问,并赞扬了这两个小朋友爱“刨根究底”的科学探索精神。
我的设计大致分成三大板块。
一:词语和句子教学
我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多音字,读多音字,然后词语放入句子中读。前后我出示了两次句子,第一次是文中的句子,第二次是拓展的句子,让学生辨别多音字。接着我介绍了勘探队员和他们工作的对象,借此解决了文中的一些特殊名词的读音,如煤炭、矿石、化石。
二、梳理文脉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对话较多,所以我以川川和磊磊的问叔叔的答为主线,以他们的问题推动课堂。我首先通过开火车读六个问题的方式理解“刨根问底”这个词语。之后我又将这一板块分成三部分:石头书的外形、内容、作用。外形这一块我采用了对比的方式,石头和书进行对比,反问句和陈述句对比,理解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内容这一块主要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石头书上地字和画。作用这一块我以想象和练习说话的方式了解石头书里的学问。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进行回顾。
三、生字教学
我抓住本课生字“印”左高右低的特点,又出示了两个和它有相同特点的字,边范写边指导,最后师生评价,掌握左高右低字的写字方法。
反思:
本堂课自我感觉还是很成功的,课堂板块清晰,字词教学多样化,朗读也是很多样化的,有默读、浏览、男女生互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读的内容有多音字、句子、叠词、段落。在梳理文脉时板块清晰,抓住人物对话,从石头书的外形、内容、作用三个方面理解。最后生字教学有观察,有范写,有评价,且评价有标准,课堂完美收尾。课堂进行的很顺利,但也有一些不妥。如在理解“刨根问底”时,出示川川和磊磊的六个问题后,教师跟上“像这样的为了弄明白一个事情,不停地追问就叫做——”,这时应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个词语,而不是教师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