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了一节三上《认识分数》的教研课。开始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小明和小丽在她们的活动当中也遇到了和数有关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场景图)
师: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你们能帮她们把东西分一分吗,4个苹果谁先来?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师:2瓶水谁来?
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师:同学们,每人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
师:可是蛋糕只有1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能不能?
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师:如果请你来分,你打算怎么分?
学生代表到前面展示如何分
师: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有谁知道?
生讨论并尝试,有一生说1/2
师:同学们听说过吗?
有的同学听说过,
师: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经过讨论和专家指导后重建:同学们,小明和小丽在她们的活动当中也遇到了和数有关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场景图)师: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我们一起来用掌声来帮她们把东西分一分吧, 先来分4个苹果。
生拍掌两下
师:再来分2瓶水。
生拍掌1下。
师:最后来分一个蛋糕,怎么分。
教室里有的拍1下,有的手到半空停下来。
师:怎么回事,为什么有的拍,有的不拍。
生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半个不是一个,不能拍。
生2:我轻轻地拍。
生3:轻轻地怕也是一下,所以不能拍。
师:半下怎么表示?用你自己的方式表示在纸上。
生在下面尝试表示,师巡视并收集作品,有把蛋糕画成圆平均分的,有的用纸折出一半的,有用剪刀剪一半的,也有写1/2的……
师展示学生作品并提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生:把一个蛋糕看成一个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一半。
……
师:能不能也很方便地用数表示呢?
学生说法不一,也有说1/2的。
师:同学们听说过吗?
有的同学听说过,
师: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通过重建,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原来的数不够用了,在学生的尝试探索中产生新的数。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后与分数1/2比较后,学生觉得用1/2更简单。学生在自己探索过程中,更能数的产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