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简单评一评何泽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发布时间:2016-12-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建春

  在教学一一列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用列表和画图来解决问题,对这两种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有了体验和认识, 而一一列举也是我们生活中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之一,同时在列举的时候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觉得何老师在这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在理解题意后明确列举的目的。

  在出示例1“用22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例2“订阅下面杂志,最少订阅1种,最多订阅3种,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后,我均安排了审题的环节,例1问“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例2问“你是怎样理解‘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的?”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审题明确例1是要找出长方形所有不同的围法。例2是要找出订阅1种或2种或3种杂志的所有不同的订法。让学生在理解题意后明确列举的目的,把每种答案都找出来,就需要一一列举。 

  2、 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找突破口以弄清列举的内容。

  出示例2后问“想想‘最少订阅1种,最多订阅3种’是什么意思?”既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也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明确要找出所有不同的订法,必须知道订阅1种,订阅2种,订阅3种杂志各有几种不同的订法。

  当然,一节好的课必须围绕重难点,有针对性的突破,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节课上,我觉得给学生回顾策略的时间和空间少了点,虽然在教学中何老师注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本课容量较大,在某些环节还没有很好地发掘学生的内驱力,导致学生来不及细想。要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愉快,首先还需教师从观念上转变过来,多引导,少包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