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第四周 对《安徒生童话》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秋婷

二年级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在班里大力宣传看课外书的好处,并挤出时间给他们看课外书,最近我在与他们一起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研究。

安徒生童话取材于民间故事,植根于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加上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叙述了一个有一个惊奇动人的故事。这部童话以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第三世界”为视角,吸引了儿童的眼球也赢得了成人的关注,区别于其他童话,为世界各国儿童及成人带来了乐趣和美的享受。

    安徒生童话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给孩子们讲的故事”。这一阶段安徒生童话主要来自于民间故事,为了让更多的儿童和成人听得懂他的童话,他将冗杂繁琐的情节去掉,加上了他个人丰富的想象,深受许多人喜爱。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豌豆上的公主》、《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第二阶段:“新童话”。中年时期的安徒生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与坎坷,因为这些体验,他对生命有了不同的感想,他逐渐淡化了年轻时期浪漫的创作风格,更加关注现实。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第三阶段:“故事”,这一阶段安徒生对自己的童话创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系,他将内容大致分为两类“童话”和“故事”,童话中含有丰富的想想成分,虚拟性大。故事更关注现实,具有独特的写实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沙丘上的故事》、《她是一个废物》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