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歌曲教学时常会出现40分钟课堂10分钟学歌曲的现象,剩余的时间是在教师设计的各种活动中度过。而学生呢,被老师牵着鼻子往前走,玩游戏、读儿歌、做律动……不亦乐乎。反思之后,发现这样看似活跃的课堂,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实施策略:自主探究,唱会歌曲
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我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解决一般问题,发现难点问题,并尝试初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执教一年级下册《再见吧,冬天》,歌曲中三拍子的把握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太难了,在反复几次模唱、听唱以后,学生还是不能较好地把握三拍的时值。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用怎样的办法能保持好三拍的时值呢?有的小组说边唱边数拍子,可实践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小朋友们打拍子的能力并不成熟。有小组提出,可以看着老师的口型边唱边模仿。采纳这一建议后,我开始张口默唱,而孩子们一边用小眼睛注视着我的口型,一边张开嘴巴跟着我一起随钢琴唱起来,两三遍以后发现,孩子们居然自然而然不用看口型也可以完整地跟琴唱好歌曲,完全掌握了三怕子。教学过程中,当老师遇到一些很难教会的难点时,不妨放下那一遍遍的枯燥教唱,试着跟孩子们商量一个更能让他们接受的学习方式,或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