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数学小论文4
发布时间:2017-05-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亚娣

假设法解决应用题

每次做数学作业的时候,我常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似乎缺少条件的应用题,面对这些问题,我通常会使用假设法解题。

【例一】快餐店李老板带了一笔钱去买餐桌和椅子。全卖餐桌可买40张,全买椅子可买160把。如果1张餐桌和4把椅子为一套,李老板带的钱可买这样的多少套?

看完题目,我就会想:只要能知道李老板带了多少钱,就好做了。既然这样,为何不就假设一下李老板带的钱呢?假设李老板带了160元(40和160的最小公倍数),这一张餐桌的单价就是160÷40=4(元),一张椅子的单价就是160÷160=1(元),如此计算,1张餐桌和4把椅子就是:4×1+1× 4=8元,可购买160÷8=20(套)。

像这样的题目,不一定要假设为160元,但可以明确的是,不管假设一个什么样的数量,最终的结果都会是这个答案,不服气的话可以自己试试。

【例二】一批苹果平均分装在20个纸箱中,如果每箱多装 ,可以少用多少个纸箱?

  看完题目,思索一番后,我会很快知道:要想知道现在可以少用多少个纸箱,就要知道现在每个纸箱能装多少个苹果,根据“如果每箱多装” ,可得知原来每箱苹果的数量必须是已知的。显然,我们要假设这堆苹果的数量。因为“一批苹果平均分装在20个纸箱中”,所以假设的数量最好是20的倍数,以便计算。

  假设这批苹果有60千克,则平均每个纸箱装60÷20=3(千克),如果每个纸箱多装1/9 ,那么现在平均每个纸箱装3 ×(1+ )= (千克),现在需要60÷=18(个),少用20-18=2(个)。

其实所谓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设想,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处理,然后进行计算,以求出答案,假设法是解决问题是的一种非常管用的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