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学科的味道
听了一些不同学科的课,也与多位老师聊了一些关于学科的话题,整体感受是不同的学科需要上出不同的学科的味道来,要能看出学生上了这门课后,他的言语表达与思维方式留下学科的印迹,体现学科的价值。
比如同样对于一个漂亮的手提袋,我们一般会夸“好漂亮啊”,这是甚至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表达的。但如果是上过专门美术课的学生呢,也许就会这么说:“它的造型美观、构图有创意”,等等之类。造型与构图许是美术中的专业术语,人家一听,嗯,这孩子上过专业美术,美术老师教得真好!
再比如同样听了一曲儿歌,一些学生会说“真好听”,这样上没上过音乐课就没什么区别了。可还有一些学生会这样说“节奏……旋律……”,那么一下子就体现出了音乐素养的差异:使用了节奏、旋律等音乐术语。显然后者更加专业,同时也彰显了音乐老师的价值!
在9月28日学生天目湖综合实践活动那天,我和尹树光老师在校留守,聊到了体育中的一个项目:前滚翻。幼儿园小朋友也许会说成“翻跟头”或“向前翻跟头”,就算再专业些,许多学生甚至大人也多数说成“前滚翻”。那么如果有谁这样说“蹬撑-前滚翻成蹲立”(尹老师不但说给我听还写给我看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专业体育的或者经过专业训练的。“蹬撑”“前滚翻”成“蹲立”是一串动作序列,具有明确而精练的动作性过程性指导与教学意义。我当时一听“啊,原来体育术语要这么讲啊”。虽说没有几个大人能够知道,小学生也许不用这么“专”,但体育课中又有多少体育教师也能说出专业的体育术语给学生听听呢?尹老师也表示出了隐隐的担忧……
数学课中,要求学生在第二行画出比第一行的圆多4个,交流的学生如果学生说“要一个对一个地画才好”的时候,老师就很有必要把学生引到“一一对应”上去,并及时让学生进行表达应用“要一一对应地画”,那么,数学味自然就上来了。
日常教学中,每门学科有学科的特质,各有各有专用术语。这些专用的术语,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学科的专业化,散发着阵阵的学科的味道。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要不时地说出来给学生听、鼓励学生应用到言语表达中去,用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与眼光去打量自己的学习、以及周遭的生活世界。
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