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第七周百字计划——精准、扎实、有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发布时间:2017-10-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建琴

20171010,综合组展开了本学期第五次教研活动,由言老师执教二年级《儿童在游戏》这一课。纵观整节课,言老师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听赏导入、新歌教唱、拓展听赏等三个大环节组成,给人以完整的感觉。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新歌教唱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听课的过程中,同样作为一名音乐老师的我,在学习的同时也看到了平时我们上课时所忽略的一些东西,我总结为——精准、扎实、有效。

一、课堂语言要精准

片段一:

1、一听,说一说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2、二听,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3、三听,边听边拍打节奏并张口默唱。

教唱歌曲之前,老师通过欣赏引导学生逐步熟悉旋律,感知歌曲的情绪和速度,为接下来的学唱做好铺垫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几处课堂语言还不够精准的地方,例如1,“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这一问题,问精准地说应该是“找出旋律相同或相似的乐句”,不然学生不清楚到底是旋律相同还是歌词相同呢?例如2,三听拍打节奏,学生在拍打的过程中,老师下去巡视,发现有学生拍打节奏不准确时,老师提出“重、弱”,在音乐中更精准地应该是说“强、弱”。

二、教唱过程要扎实

片段二:

1、师一个乐句弹琴,生分句听唱。

2、师两个乐句弹琴,生分句听唱。

3、学生跟琴完整演唱。

在学唱歌曲之前,教师设计了多次听唱活动,学唱歌曲之后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演唱,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学唱过程。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音乐技能掌握度还不够,直接让学生跟琴分句听唱,容易导致音准不够的现象。可以在听唱之间,加入一两遍唱谱过程,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为接下来的填词唱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活动设计要有效

片段三:

1PPT展示分析演唱形式。

2、根据图示学生分组演唱。

3、再唱,轮到唱的小组就站起来。

4、再次唱,轮到唱的小组就站起来。

5、跟音乐范唱唱一次。

6、同桌两人合作唱。

学唱歌曲后,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演唱歌曲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活动,个人感觉有些单调,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轮到的小组站起来,场面看似很热闹,但实则,孩子们兴奋过头并没有好好唱歌曲。可以在这一环节,由同学们小组讨论,可以加入哪些形式来丰富歌曲,例如,加进合适的打击乐器或者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等等,讨论后将自己小组的创意分享给大家来进行评论,总结交流之后再进行分小组的表演,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课堂也就真正地“活”起来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