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语文 组课堂观察表
观察视角: | |||
上课老师: 孙春凤 | 内容: 《小鸟念书》 | 班级: 一(2)班 | 时间: 2017年11月1日 |
片段实录: 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新的“和大人一起读”,题目是《小鸟念书》,一个一个板贴。“小鸟”两个字是小朋友学过的,“念”这个字小朋友不认识,拼音也没有学过,老师教你,它读念,跟我念。(开火车,齐读),“书”这个字虽然不认识字,但是拼音我们认识了,谁来拼一拼。 生:shū 书 师:四个字都认识了,谁能完整地读一读题目?(评价:你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它是一个题目,连起来读,谁会?如不会,跟着老师读。) 生:我会,小鸟念书 师:故事里一个人,她是谁?出示词卡“老师” 生:老师 师:“师”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开火车读,一起读。 生:读“师” 师:老师教什么呢?谁知道?(出示第一句话)引导学生拼读正确。读好这句话。 生:老师教大家读书 师:老师教大家读书,有要求,要求是什么呢?出示:老师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谁能知道要求是什么?(借助拼读,指名读,全班读。) 生:老师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 师:这里有个逗号和句号,这是个句子,拼出来的词语,要读成句子。要把词语连起来读。什么叫“老师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比如,老师念:我是中国人,你就念——,老师念:我是小学生,你就念——,老师念:我爱学语文,你就念——)这就叫“跟着念”,这就叫“老师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板贴) 师:记住这个要求了吗?坐正了,我们要准备开始啦! | 思考或重建:
上课开始,孙老师在教“念”这个生字时能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念”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
读题目的要求明确,当学生读题目出现问题,孙老师能细心指导连读。
在引导学生理解“老师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时,孙老师能举3个具体的例子,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孩子能迅速地从实例中理解跟着老师读书的要求。
这里不忘提醒学生的坐姿,坐姿意味着学习态度。 |
观察者: 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