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学案例>>文章内容
回到原点,因为需要
发布时间:2016-05-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姚建法

回到原点,因为需要

课前,先让学生思考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谁能有办法知道投影屏幕的面积?当有学生想上前来用尺子量的时候,我把屏幕收了上去,学生无法了。怎么办怎么办?有同学提出大约和黑板怎么怎么样差不多之类的,“能保证一样么?”的反问再次逼学生思考。终于在看又看不见,量又无法量、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课代表王洋洋说起了“a乘b”。字母的需求就是这样“被逼无耐”而生。

为了更好地体会字母的内涵,我用口袋里的钥匙作为引子,玩了起来:

师:猜老师袋里有几把钥匙?

生:X把。

师:如果说具体点呢?

生:可能1、2、3、4、5……

师:为什么都选整数?

生:不可能有小数把钥匙的。

师:看来这个字母X存在一定的数学范围。可以随便是什么整数吗?

生:不是,如果50把的话你的口袋也装不下。所以肯定比50把少。

生:可能是1把到20把之间

师:原来有时字母表示的数还有一定的----(范围)

师取出钥匙:现在看一看,这个字母X是多少?

生:可能是10把。

生:也可能是8把、9把、11把……

师:还来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个字母X表示的数的大小。

师生齐数,数到10把

师:再在的X呢?

生:X表示10。

师:回顾钥匙从袋里到看见到数出把数的过程,你对字母表示数有了怎样想法?

小结: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范围,具有不确定性;一旦被清晰地“看见”,也有唯一确定了。

字母表示数的内涵学生再一次通过钥匙得到了复习与温故,并且对于不确定与确定之间的关系转化的辩证思维得到了启蒙与渗透。

 

2016050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