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勘探队员、地壳、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石头为什么像书,理清文脉。
4.通过理解“刨根问底”,激发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积极性。
5.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印”。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勘探队员、地壳、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石头为什么像书,理清文脉。
难点:通过理解“刨根问底”,激发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是什么书呢?(板书:石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7课,一起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掌握生字词
(一)(出示:1.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2.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3.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1、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这些句子?(生读)
2、这些句子里都隐藏着多音字,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出示“好、壳、藏”的三个读音并列举词语。)
3.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这些句子中你还会读吗?
(出示:作家冰心奶奶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贝壳、鸡蛋壳都是坚硬的,地壳也是坚硬的吗?
埋藏在地下的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都是珍贵的宝藏。)
汉字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多音字,大家读的时候可要留心了。
(二)(1)课文已经预习过了,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指名交流,并出示:川川 磊磊 叔叔)(板书川川、磊磊、叔叔)(若学生回答勘探队员,则说:川川和磊磊亲切地称这名勘探队员为叔叔。)
(2)勘探队员
①这位叔叔是一名——勘探队员(出示:勘探队员)谁来将这位叔叔的职业读准确?(指名读、齐读)
②“勘探队员”是干什么的呢?(介绍)我们的地下有许多矿产资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发现、勘测,这样的人,就叫——勘探队员。
他们要勘探哪些东西呢?
(出示词语:煤炭 石油 矿石 化石)
指名读词语
过渡:课文中难读的字词句我们刚刚探讨过了,现在我们要来好好研究一下课文。
三.合作探究,熟读课文、理清文脉
1.(出示任务二: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比哪里不一样?)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主要是川川和磊磊问,叔叔答。
(出示川川和磊磊的问题,开火车读句子)
总结:像这样为了弄明白一个事情不停地问,文中有个词语叫做——刨根问底。(指名读)它还有一个近义词是追根究底,俗语打破砂锅问到底也就是这个意思。刨根问底是勤思善问的表现,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2)川川和磊磊一共提问了几次?(六次)分别涉及到了哪些方面?(石头书的外形、内容、作用)
▲外形像书:
过渡:川川和磊磊认为这块石头光秃秃的,没什么好看的,叔叔是怎样回答的呢?
(出示“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是一册厚厚的书吗?”)
(1)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出示:一层一层)这个词语向我们介绍了石头的——外形。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指名读——齐读)(贴板书:一层一层)
(2)我们来比较一下石头和书,(出示石头和书的图片)石头一层一层的,书是一页一页的,果然很像。
(3)①难怪这位叔叔会说——?(再次出示:“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指名读)
②你能换个说法吗?(指名交流: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③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反问句加强语气)
▲石头上有字
(出示“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1)石头书上有些什么字?(指名交流,并帖板书:雨痕 波痕 矿物)老师提醒一下,“痕”是前鼻音,谁来把这三个词读得更准确些?(指名读——女生读)
(2)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字都是怎样的呢?(依次出示图片及句子)
①(出示:雨痕)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②(出示:波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③(出示:矿物)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大自然在石头书上写下的——字。
(3)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特殊的字吧!(出示第7自然段,齐读。)
▲石头书上有画
(1)都画了些什么呢?(指名交流,并板书:树叶 贝壳 小鱼)一起读。
(2)①想看看这些美丽而奇特的画吗?(出示图片)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
②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石头书上的画,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课外化石)
③这些石头书上的画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叫什么吗?(化石,板书化石)
(介绍)(动物或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被埋了起来,经过几千、几万甚至几亿年,这些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就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3)①这些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出示第11自然段)
②有一段动画把这个过程神奇地演绎出来了。(播放动画)
③虽然这段动画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这个过程却是特别漫长的,你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这神奇而又漫长的过程。(齐读11自然段)
▲石头书有什么作用
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指名读
(1)煤炭、矿石都是丰富的矿产资源,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石头书中还藏着什么?
(出示:石头书上有小鱼,这里以前可能是____。
石头书上有树叶,这里以前可能是____。
石头书上有贝壳,这里以前可能是____。)
请大家发挥想象,也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同桌交流一下。
(2)看来你们也能加入勘探队了,小朋友猜出的这些知识啊都藏在了这六个点里,这个标点叫做——省略号,其实还有很多知识说也说不完。
(2)小结:难怪川川和磊磊会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板书:学问)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任务三:这篇课文对话特别多,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围成4人小组练一练分角色朗读,请组长用最短的时间分配好角色。读完以后数一数川川和磊磊一共提问了几次?
2.老师发现这组同学练习得特别认真,老师想请他们给全班同学展示一下。(指名读)
五.总结深化,激发探究欲望
小结:普普通通的石头中,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就一定能读懂生活这部神奇的书,真可谓“生活处处皆学问”!
六.生字教学
1.出示“印”“即”“郎”三个字,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左高右低的字)
2.师范写
3.生描红练习
4.评价
★板书设计:
17.石头书
川川和磊磊 叔叔
外形 一层一层
内容 字:雨痕 波痕 矿物
画:化石
作用 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