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复习解决问题时,一个算式中看似简单的口算4×12错误率却很高,有7名学生算成了84。在课堂上我让其他学生分析他们错误的原因,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道题把一位数作为第一个乘数,与经常练习的形式相反,容易看错数位;另一种观点则把原因归结为粗心大意,算对了数字却把数位写反了。而我反问所有人这道算式到底应该怎么口算时,大部分学生是这样说的:先算个位的4乘2得8写在个位,再算十位的4乘1得4写在十位;也有少部分人说这道题个位不要进位,所以也可以先算十位。除此之外,再无第三种方法。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原来学生对所有乘法算式的口算都是在头脑中列竖式计算,变成了抽象的笔算!再问一问加减法和除法的口算,无一例外,也都是在头脑中笔算。
那么到底该怎么口算呢?以4×12为例,正确的口算过程是:将12分成10和2,用4分别乘10和2,得40和8,再算40加8等于48。在口算过程中,乘数中的数字保持其数值本身的意义,12中的1就是十,口算时将数进行分解,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可以先算4乘10,也可先算4乘2,最后将结果相加。为了提高口算速度,一般提倡从高位算起,因为这样能使结果的书写顺序与读数、写数的顺序保持一致。学生在用竖式计算此类乘法时很少出错,而口算时却将数位写错,其原因就是在头脑中列出了竖式,依照笔算的程序进行口算:按照笔算法则,从个位算起,先算4乘2得8,再算1乘4得4。而笔算程序使结果的出现顺序与读数、写数的顺序恰好相反,所以容易将先算出的个位数字8错写在十位上,将后算出的十位数字4错写在个位上。
由此可以推断,学生算成84而不是48,不仅仅是粗心所至,更多的原因是学生的口算过程实为笔算,只不过限于题目的要求(直接写得数)就在脑子里列竖式而已。可是这样的习惯已经形成很久了,要想改正过来可能也难了。再想一想我们成人的口算,估计也都是在头脑中笔算,至少我自己就是这样。
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任何一个口算内容的教学,它一定是有一些特定的方法的,但绝对不会用笔算的方法去教学口算。学生在口算新授课堂上也都能学会并使用这些方法,但在实际练习当中却渐渐地用上了笔算的方法,因为笔算有固定的运算程序,只需要机械地执行计算程序,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算出结果。而教师往往为了赶时间只关注口算的结果对不对,不关注口算的方法对不对,长期下来,学生就养成了用笔算来计算口算的习惯。
大部分人都认为口算比笔算简单,其实相比按程序笔算的方法,口算的心智活动要复杂得多,用笔算的模型来口算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与口算教学的本意就相去甚远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清楚地认识口算的教学价值,经常组织口算训练,回归口算教学的本真面目,通过切实高效的口算教学及科学合理的口算训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形成全面的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