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特色教研+>>教师博客>>教学案例>>文章内容
第一周:板书上的形符与数学化
发布时间:2017-0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姚建法

第一周:板书上的形符与数学化

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姚建法

开学第一课,上的是五年级下册“方程的意义”,其核心本质不是认识方程或等式,而是体会左边与右边的“相等”关系。

今天的板书,是灵机一动的,为了更好地体会抽象的“相等”,逐步形成了如下的并不工整的板书,尝试用形符的方式体现数学化的过程。

OKGOOHJ3_V7AD_{87}F98[W.png

    一、抓住相等本质,用“左边”“右边”进行体会与强化。

    曾经这节课更多的老师(包括我)更多地站在“等式”与“方程”的外在形态上,也用天平或翘翘板进行形符式的“图式”化数学过程,明确单拎的左与右的体验并不强烈。立足所教班级基础弱的特点,通过板书与对学生分开书写的引导,更好地对等式的“等”进行慢体会。

二、借用直观图式,用“示意图”逐步表达三类数量关系。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天平与翘翘板是有深刻体会的,能够较好地理解,如何从中与数学进行较好的抽象与勾联,画示意图是种方法,形象而直观,对后进生多的班级应该更加适用些。

观察了左边与右边,表达了直观形符图,学生再得出“式子”后的分类就显得深刻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关系符号上,而是能用等式的核心本质“左边=右边”来数学化天平两边的关系。

三、用学生的语言来组织等式与方程的概念。

有了生活情境再现、形符式符号化过程、式子的抽象分类,学生再来表达什么是等式,并从等式中分离出方程来也就不再那么困难。学生用自己的体会与语言来表达什么叫方程,陶彥凝说得好:一是要左边和右边相等,二是要有未知数。石娜娜说:要左边和右边相等的有未知数的式子,都一一道出了方程的本质内涵。于是通过适当调整得出方程的课本式表达“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抓住知识的前后联系,让知识之间建立必要的关联

再怎么看起来孤立的知识也总有或多或少、或紧或松的关联。一方面等式与方程的包含关系图(集合图)可以与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按边分类)等类比,这样集合图就不再那么陌生而高深。另一方面与一、二年级时的括号、方框等反刍,使得更容易明白只要是未知数,字母、方框等只是未知数的表达外显不同而已,本质却是相同的。第三方面在判定等式与方程时可以与语文表达中的关联词融合,较好地把握住了等式与方程的递进性与特殊化,更好地体会数学表达的严谨性与简洁性,学生表达起来也比较地方便:XX即是等式,又是方程(不但……而且);XX只是等式,不是方程;XX不是等式,更不可能是方程。

知识求联,概念的本质内核通过形符化的手段可以尽可能地物化与外显,通过直观,更好地面向优秀生以表达的方式强化,给予后进生们更好地降低理解的难度,从而形象地逐步跟上其他学生前进的步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07-2018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