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碰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时,学生常常把用来试商的数直接作为除数进行计算,任凭我反复强调,学生就是记不住。今天又碰到了这样一道题:192 ÷ 32,在最后进行小结时,我灵机一动,添加了一点小幽默,结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使上述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变。
师:同学们,把32看成30,这里的30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用来试商的。
师:那么,试商结束后,它的任务已经完成,我们就应让它“退休”回家,你们说是吗?
学生听我这么一说,都咧嘴笑了。
随即,我把写在除数32旁边的那个30擦去,并强调说明:咱们可不能忘了,这道题目中真正的除数是32,而不是帮助我们试商的那个30哦。
上述教学片段中,由于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再配上相应的讲解,学生们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作业反馈情况看,学生将试商数作为除数进行计算的错误大大减少。